本書是根據目前工科本科教育中課程體系改革的精神與方向,將機械加工和互換性基礎等相關課程的內容加以整合,并結合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教學特色而編寫的。本書共分9 章,主要內容包括:切削加工基本原理、機械加工方法、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特種加工與先進加工制造技術、零件的結構工藝性、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基礎知識、尺寸公差與配合、幾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每章均附有習題和思考題。本書注意突出重點,在夯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加強對學生工程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并加大了對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內容的介紹。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機械類專業(yè)以及材料類、材料加工類和自動化等近機類專業(yè)學生的教材,也可供高職高專、成人教育學院和職大、電大等的同類專業(yè)選用,或供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緒論
第1章切削加工基本原理
1.1切削運動與切削用量
1.2切削刀具的材料與結構
1.3切屑形成過程
1.4積屑瘤的形成及其影響
1.5切削力、切削熱與切削溫度的產生及控制
1.6刀具的磨損與耐用度
1.7加工質量和經濟性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機械加工方法
2.1常用機械加工方法
2.2外圓面加工
2.3孔加工
2.4平面加工
緒論
第1章切削加工基本原理
1.1切削運動與切削用量
1.2切削刀具的材料與結構
1.3切屑形成過程
1.4積屑瘤的形成及其影響
1.5切削力、切削熱與切削溫度的產生及控制
1.6刀具的磨損與耐用度
1.7加工質量和經濟性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機械加工方法
2.1常用機械加工方法
2.2外圓面加工
2.3孔加工
2.4平面加工
2.5特殊形面的加工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
3.1生產過程與工藝過程
3.2生產綱領與生產類型
3.3制訂工藝規(guī)程的要求和步驟
3.4工件的定位與夾緊
3.5加工基準與加工余量
3.6工藝規(guī)程的編制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特種加工與先進加工制造技術
4.1特種加工
4.2微細加工
4.3先進制造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零件的結構工藝性
5.1零件結構工藝性的基本概念
5.2切削加工工藝對零件結構的要求
5.3零件切削加工結構工藝性舉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知識
6.1互換性概述
6.2優(yōu)先數和優(yōu)先數系標準
6.3測量技術基礎
習題與思考題
第7章尺寸公差與配合
7.1基本術語與定義
7.2公差帶的標準化
7.3公差帶與配合的標注與優(yōu)化
7.4公差帶與配合的選擇
7.5一般公差——線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7.6工藝尺寸鏈的計算
習題與思考題
第8章幾何公差
8.1幾何公差的特征項目及其符號
8.2幾何公差與尺寸公差的關系
8.3幾何公差的標注與檢測
8.4幾何公差的選擇
8.5未注公差的規(guī)定
習題與思考題
第9章表面粗糙度
9.1表面粗糙度的評定
9.2表面粗糙度的選用
9.3表面粗糙度的標注
9.4表面粗糙度的檢測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