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運用系統(tǒng)分析和規(guī)范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系統(tǒng)歸納分析了關于公法的共性問題和運行原理,建立了公法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疇、基本制度、基本價值和內(nèi)在邏輯完整的原理體系�!豆ㄔ怼纷鳛橐徊抗ǖ姆ɡ韺W著作,首先,從公法的基礎概念入手,分析了公法與私法、權力與權利這兩對基礎概念的歷史起源、演變及性質、內(nèi)涵等問題:其次,對公法的基礎范疇,主要包括公法關系、公法規(guī)范、公法的基本原則以及公法的發(fā)展趨勢,展開了深度的分析:再次,對公法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公權民授制度(代議制、選舉制度及政黨制度等)、權利保障制度、權力制約制度(包括橫向權力配置和縱向權力配置制度)、正當程序制度、公法責任和救濟制度等展開了細致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對公法的基本價值.主要包括公法與正義、公法與利益、公法與秩序、公法與效率等展開了系統(tǒng)的分析和研究。
本書對于建構公權力的運行制度、保障公民權利、完善公法學科體系、推進公法建設進程,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熊文釗,法學博士,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憲法與行政法專業(yè)研究生導師組組長。
第一章 公法觀念
第一節(jié) 公法觀念與公私法劃分
第二節(jié) 公私法劃分的根據(jù)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公法觀念的強化
第二章 公法的邏輯起點——公權力
第一節(jié) 公權力和政府的起源
第二節(jié) 公權力的概念與特征
第三節(jié) 公權力的時代功能
第三章 公法的歸宿——權利
第一節(jié) 權利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公權利與私權利
第三節(jié) 權利與公權力的關系及公法調整
第四章 公法規(guī)范
第一節(jié) 公法規(guī)范概論
第二節(jié) 公法規(guī)范分論 第一章 公法觀念
第一節(jié) 公法觀念與公私法劃分
第二節(jié) 公私法劃分的根據(jù)
第三節(jié) 當代中國公法觀念的強化
第二章 公法的邏輯起點——公權力
第一節(jié) 公權力和政府的起源
第二節(jié) 公權力的概念與特征
第三節(jié) 公權力的時代功能
第三章 公法的歸宿——權利
第一節(jié) 權利的概念
第二節(jié) 公權利與私權利
第三節(jié) 權利與公權力的關系及公法調整
第四章 公法規(guī)范
第一節(jié) 公法規(guī)范概論
第二節(jié) 公法規(guī)范分論
第五章 公法關系
第一節(jié) 公法關系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節(jié) 公法關系的構成
第三節(jié) 公法關系的分類
第四節(jié) 公法關系的產(chǎn)生、變更和消滅
第五節(jié) 公法的實現(xiàn)與公法關系
第六章 公法原則
第一節(jié) 民主原則
第二節(jié) 法治原則
第三節(jié) 人權保障原則
第四節(jié) 平等原則
第五節(jié) 比例原則
第七章 公權民授制度
第一節(jié) 代議制
第二節(jié) 選舉制度
第三節(jié) 政黨制度
第八章 權力的配置與制約
第一節(jié) 公權力的組織結構——政體
第二節(jié) 橫向權力配置
第三節(jié) 縱向權力配置
第九章 正當法律程序
第一節(jié) 西方法律的程序化
第二節(jié) 正當法律程序的基本結構——以行政程序為例
第十章 權利保障制度
第一節(jié) 權利保障制度概述
第二節(jié) 權利保障制度在公法中的體現(xiàn)(以我國為例)
第十一章 公法責任與救濟
第一節(jié) 關于行政救濟含義之解釋
第二節(jié) 行政救濟之原理
第三節(jié) 行政救濟之基本原則
第四節(jié) 行政救濟之形態(tài)
第五節(jié) 關于行政救濟機制一些問題的思考與探討
第十二章 公法與正義
第一節(jié) 正義觀念概述
第二節(jié) 公法與正義
第十三章 公法與利益
第一節(jié) 利益概述
第二節(jié) 法與利益的關系
第三節(jié) 公法對利益的選擇和協(xié)調
第十四章 公法與秩序
第一節(jié) 法律與秩序的關系
第二節(jié) 公法對秩序的維護
第十五章 公法與效率
第一節(jié) 效率概述
第二節(jié) 公法與效率的關系
第三節(jié) 中國公法的效率價值的實證分析
第十六章 公法的發(fā)展趨勢
第一節(jié) 公法的發(fā)展趨勢綜述
第二節(jié) 公法私法化與私法公法化探析
第三節(jié) 公法國際化與公法全球化探析
第四節(jié) 國際人權公約對我國公法發(fā)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