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渦流跡》闡述了飛機在高空飛行以及在起降狀態(tài)渦流跡的數(shù)學模擬方法。該模擬方法是以飛機在高空飛行時廣泛運用的離散渦方法以及該方法與湍流邊界層(它在飛機起降狀態(tài)渦流系統(tǒng)引起的二次近壁橫流情況下形成)積分計算法相結合為基礎。在后一種方法中考慮到飛機渦流跡與邊界層分離時所形成的二次渦流相互作用!讹w機渦流跡》中,分別研究了渦輪噴氣發(fā)動機飛機和螺旋槳發(fā)動機飛機近渦流跡和遠渦流跡的模擬方法;列舉了大量俄國內外飛機渦流跡的計算結果,案例q-考慮了在起降狀態(tài)中湍流度、大氣層以及側風的影響。用《飛機渦流跡》述說的方法模擬渦流跡時所消耗的機時與使用已知的其他數(shù)值方法模擬相比要少3~4個數(shù)量級!讹w機渦流跡》還給出了輕型飛機落入重型飛機渦流跡時的非線性非穩(wěn)態(tài)運動數(shù)學模型,描述了對輕型飛機可能受到的災難性后果,對計算數(shù)據(jù)和實驗數(shù)據(jù)也進行了比較。
《飛機渦流跡》可供相關科研工作者、工程師以及相關高校的師生閱讀。
第1章 基礎知識
1.1 大氣湍流
1.2 飛機的渦流跡
1.3 渦流跡的紊流性能
1.4 干線飛機渦尾跡的現(xiàn)代數(shù)值模擬方法
第2章 離散渦方法
2.1 問題的提出
2.2 離散渦方法的基本原理
2.3 點渦
2.4 渦段
2.5 閉合渦框
2.6 在離散渦方法框架內對分離流和射流中自由紊流的模擬
第3章 孤立飛機的近渦流跡 第1章 基礎知識
1.1 大氣湍流
1.2 飛機的渦流跡
1.3 渦流跡的紊流性能
1.4 干線飛機渦尾跡的現(xiàn)代數(shù)值模擬方法
第2章 離散渦方法
2.1 問題的提出
2.2 離散渦方法的基本原理
2.3 點渦
2.4 渦段
2.5 閉合渦框
2.6 在離散渦方法框架內對分離流和射流中自由紊流的模擬
第3章 孤立飛機的近渦流跡
3.1 飛機的系統(tǒng)化
3.2 渦流系統(tǒng)
3.3 模擬干線飛機環(huán)流的特點
3.4 某些飛機的近尾跡性能
第4章 渦輪噴氣發(fā)動機飛機的遠渦流尾跡
4.1 飛機遠渦流尾跡的算法
4.2 遠尾流的數(shù)學模型
4.3 檢驗解的存在和唯一性
4.4 關于遠渦流跡的相似性
4.5 遠渦流跡數(shù)學模型變換的通用模塊
4.6 大氣狀態(tài)計算
4.7 方法適用性及所得結果置信度的檢驗
4.8 伊爾一76飛機渦流跡的特點
4.9 安一124、波音一747和空客A一380飛機的渦流跡特點
第5章 螺旋槳飛機的渦流跡
5.1 問題的提出
5.2 計算螺旋槳對遠渦流跡特點的影響
5.3 選擇漩渦數(shù)量模擬螺旋槳
5.4 螺旋槳飛機遠渦流跡性能計算與實驗數(shù)據(jù)比較實例
5.5 安-26飛機渦流跡的特點
5.6 安-12飛機渦流跡的特點
5.7 C-130飛機渦流跡的特點
第6章 地面起伏附近風流情況
6.1 基本條件
6.2 問題的提出
6.3 求解方法和地段說明
6.4 計算空氣流特點的實例
第7章 飛機起飛和著陸時遠渦流跡的模擬
7.1 問題的提出
7.2 飛機近渦流跡的模擬和線性理論
7.3 飛機遠渦流跡的近似計算
7.4 渦帶產(chǎn)生橫流、紊流邊界層計算
7.5 波音-727飛機遠渦流跡的計算(考慮到邊界層對機場地面的影響),以及計算結果與飛行實驗比較
7.6 對俄羅斯產(chǎn)干線飛機圖-204和伊爾-96著陸時遠渦流跡的計算
7.7 飛機在地面附近遠渦流跡的可視化數(shù)據(jù)
7.8 結論與前景
第8章 飛機渦流跡中的空氣動力性能
8.1 問題的提出
8.2 求解方法
8.3 方法的適用性及所得結果置信度的檢驗
8.4 處在其他飛機遠渦流跡中飛機的氣動性能
8.5 計算地形起伏引起的風流對飛機氣動特性的影響
8.6 渦流跡中飛機運動動力學性能的計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