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錄了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一生命運沉浮, 有他所經歷的大時代的濃厚縮影, 有周有光與夫人張允和六十多年的愛情往事, 有“文革”歲月中的鮮活記憶, 更有沙灘后街的陳年舊事, 百余歲老人的人生思辨、養(yǎng)生心得。
嚴格地說,金玉良編著的《老藤椅慢慢搖》稱不上周先生的傳記。我只是把日常聽到、看到的綴字成文,和喜歡、熱愛周先生的讀者分享老人的百年滄桑。從林林總總發(fā)生在他個人身上的,或歡快或感傷的故事中,勾勒出時代和社會的變化。
金玉良,1945年8月生于沈陽市。1968年下鄉(xiāng)插隊。返城后,當過工人和中、小學教師。1983年畢業(yè)于遼寧大學中文系。1984年調中國作家協(xié)會工作,F(xiàn)已退休。先后編輯出版《白朗文集》(1~6卷)、《羅烽文集》(1~5卷)。
前言一、兒時記憶 青果巷、內天井 汝南周的后代 父親的“詩鐘會”及其他 一百年前的“特快專遞”二、學生時代 拉倒菩薩辦學堂 中學時代 從“圣約翰”到“光華”三、初涉社會 “我的人生準備階段” 戀愛與婚姻 留學日本四、“救舊會”、“七君子”五、戰(zhàn)亂年代 農本局歲月 “聚餐會”、“座談會”及其他 仰光省母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巧遇杜立德 新華銀行、西北經濟調查團 國破人亡散六、美歐之行 國際日期變更線上過生日 新華銀行在美國的業(yè)務聯(lián)系 紐約公共圖書館 美國社會的風土人情 朋友情誼 坐“伊麗莎白皇后”號去英國 游歷歐洲大陸 歸國途中見聞七、從“國語羅馬字”到《漢語拼音方案》八、下放“干!钡那扒昂蠛缶拧⑸碁┖蠼值年惸晖 和嘉公主第 打麻雀、大煉鋼鐵 人民公社化 “破四舊” 清理階級隊伍 安于“老九”的貧困化十、人未老,思無涯 憑票供應的日子 “二簡(草案)”:約而未定,俗而未成 出國,在隔絕三十年后 過往那些人物 舉“杯”齊眉,兩“老”無猜 長壽無秘訣附錄周有光簡歷周有光學術專著和雜文集目錄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