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萬尼·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談》是意大利文學史上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巨著,是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巨大社會價值的文學作品。 1348年,意大利一城市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xiāng)村一所別墅里避難。他們終日游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共住了10天講了百個故事,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會,嘲笑教會傳授黑暗和罪惡,贊美愛情是才華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譴責禁欲主義,無情暴露和鞭撻封建貴族的墮落和腐敗,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思想。
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人文主義作家和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青年時代曾學習法律,后與那不勒斯王羅伯特宮廷的王公貴族和人文主義者多有接觸,并潛心研讀古代文化典籍。主要作品除《十日談》外,還有傳奇、史詩、敘事詩、十四行詩、短篇故事集和論文等。
王永年(1927—2012),又名王仲年,浙江定海人,1947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通曉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種語言。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從事外國文學研究和翻譯,譯作有《耶路撒冷的解放》《十日談》《歐·亨利小說全集》《伊甸之東》《約婚夫婦》《在路上》《博爾赫斯文集》(合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