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回憶錄不是寫我自己,我是借著自己寫出當年的能見度,我的寫法是以自己為圓心,延伸半徑,畫一圓周,人在江湖,時移勢易,一個”圓“畫完,接著再畫一個,全部回憶錄是用許多‘圓’串成的!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第四部《回憶錄四部曲之4:文學江湖》,描述了1950-1970年代在臺灣由文學、政治和特務交織組構(gòu)的奇妙江湖。作者的獨特經(jīng)歷,使他可以在局內(nèi)觀察理解當年文藝政策執(zhí)行者的真實關(guān)懷與具體困擾,也可以從局外洞悉各方勢力交錯產(chǎn)生的矛盾緊張,使得這段詭異卻現(xiàn)實的文藝歷史,在書中明白彰顯。作者所親歷的這個“文學江湖”同時也是臺灣風云變幻三十年的縮影:從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驚慌,再到冷戰(zhàn)時期的“心理疲憊”,及臺灣經(jīng)濟起飛、“反攻大陸”的宏愿成為笑柄之時無奈地選擇落地生根……
多少人都寫自傳,因為人最關(guān)心他自己;可是大部分讀者并不愛看別人的自傳,因為讀者最關(guān)心的也是他自己。王鼎鈞先生的回憶錄不是寫自己,而是借自己的受想行識,反映一代眾生的存在。他希望讀者由此能了解、能關(guān)心那個時代,因為那是中國人最重要的集體經(jīng)驗。
用等待一輩子的自由
寫盡20世紀中國人的因果糾結(jié)、生死流轉(zhuǎn)
齊邦媛、朱西寧、楊照、高華、王奇生推薦
代自序
有關(guān)《文學江湖》的問答
十年燈
用筆桿急叩臺灣之門
匪諜是怎樣做成的
我從瞭望哨看見什么
投身廣播見證一頁古早史
張道藩創(chuàng)辦小說研究組
小說組的講座們
胡適從我心頭走過
廣播文學先行一步
反共文學觀潮記
特務的顯性騷擾
我與《公論報》的一段因緣
難追難摹的張道藩
走進廣播事業(yè)的鼎盛繁榮
十年亂花
我從胡適面前走過
魏景蒙一半是名士一半是斗士
方塊文章畫地為牢
藝術(shù)洗禮現(xiàn)代文學的潮流
霓虹燈下的讀者
我能為文藝青年做什么
特務的隱性困擾
省籍情結(jié)拆不完的籬笆
張道藩的生前身后是是非非
冷戰(zhàn)時期的心理疲倦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亮光
十年一線天
你死我活辦電視
鄉(xiāng)土文學的旋渦
與特務共舞
我和軍營的再生緣
我與學校的已了緣
我與文學的未了緣(上)
我與文學的未了緣(下)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王鼎鈞臺灣時期文學生活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