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科學”叢書是針對青少年編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圖書,含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醫(yī)學、農學、計算機科學等9個分冊,以編年體的形式呈現,圖文并茂地敘說人類歷史上20 000年來最重大的科學發(fā)現。本叢書為上海市“十二五”重點圖書。
叢書各分冊均按照時間順序來回顧、概括人類的科學活動,以科學發(fā)現的歷史為主,兼及科學機構的興衰、科學教育的發(fā)展、科學社團的變遷等。叢書通俗易懂,對于青少年了解科學知識、領悟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乃至對于提高國民的整體科學文化素養(yǎng),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人類物理學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散落著一個個鉆石般閃亮的人物,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費恩曼……他們摧毀了烏云壓城的黑暗中世紀,奠基了現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之路,引領了近代科技發(fā)展的重大理論,為人類生活注入了難以預測的新科技。在《物理學的足跡》中,你會發(fā)現,發(fā)黃的古老長卷中隱藏著不容忽視的科技火種,美麗傳說中的蘋果不過是文學家的一廂情愿,一片不背重視的學科“烏云”怎樣掀起翻天覆地的變化,唇槍舌戰(zhàn)的量子爭論背后科學家偉大的友情,目睹原子彈爆炸瞬間科學家的欣慰與隨之而來的恐懼與不安,大型強子對撞機中金核高速相撞的奇異美妙瞬間……“讀史使人明智!北緯榻B了公元前10世紀至2000年間物理學領域的重大事件和科學發(fā)現,通過眾多不凡的科學經歷或趣味瑣事,拉近了偉大心智與廣大讀者的距離。讓我們追隨諸多大師的腳印,漫步絕美、震撼的物理學之旅吧
王元,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0年4月生于浙江蘭溪,1952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數學系。自1956年起,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成果卓著,1982年與陳景潤、潘承洞共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自1958年起,與華羅庚合作研究數論方法近似分析中的應用(現稱“華—王方法”),成果獲1990年陳嘉庚物質科學獎。此外還獲得何梁何利獎(1994)、華羅庚數學獎(1999)等重大科技獎勵。
王元院士對數學科普傾注了大量心血,1994年出版科普代表作《華羅庚》,此書2002年獲得首屆“吳大猷科普著作金簽獎”。王元院士非常關心科學發(fā)展的歷程,是《科學編年史》(席澤宗主編)一書的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