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以作品主題為單元結構,由多彩人生、情感驛站、高風亮節(jié)、立身處世、親和自然、藝術殿堂、以史為鑒、傳承文明8個部分組成。選文都是經過反復篩選的古今中外文學經典名篇,每篇作品按照“作者簡介”、“原作”、“注釋”、“賞析提示”、“思考與練習”5部分進行編寫,力求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深入地理解教材。“賞析提示”主要針對課文的思想內容、藝術成就與寫作特點等做簡要介紹,突出重點,便于學生把握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思考與練習”的設計不僅有助于教師檢測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n 本教材面向普通高校文(漢語言文學專業(yè)除外)、理、工、農、醫(yī)、財經、政法、外語、藝術、教育(師范)等專業(yè)學生,適合全國各級各類高等院校使用。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本書改變過去大學語文教材以文學史結構模式或文體結構模式,而采用了人文精神結構模式,教材中的各個方面都充分體現(xiàn)著人文素質教育精神;選文標準有很大的突破與改進。在選文標準上,編者力求做到多樣性、新穎性和生動性的統(tǒng)一,選文都是經過反復篩選的古今中外文學經典名篇,避免與中學語文教材重復;教材的最后設置了必要的“附錄”,包括“詩歌的藝術特征與鑒賞”、“散文的藝術特征與鑒賞”、“小說的藝術特征與鑒賞”、“戲劇文學的藝術特征與鑒賞”等7個部分,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大學語文”課程提供了幫助和參考,便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1889年1月30日,23歲的葉芝遇見了美麗的女演員茅德·岡,詩人對她一見鐘情,盡管這段一直糾結在詩人心中的愛情幾經曲折,沒有什么結果,但詩人對她的強烈愛慕之情卻給詩人帶來了真切無窮的靈感,此后詩人創(chuàng)作了許多有關這方面的詩歌。《當你老了》就是那些著名詩歌中的一首。當時,詩人還是一名窮學生,詩人對愛情還充滿著希望,對于感傷還只是一種假設和隱隱的感覺。
\\n 在詩的開頭,詩人設想了一個情景:在陰暗的壁爐邊,爐火映著已經衰老的情人的蒼白的臉,頭發(fā)花白的情人度著余下的人生。在那樣的時刻,詩人讓她取下自己的詩,在那樣的時間也許情人就會明白:詩人的愛是怎樣的真誠、深切。詩開頭的假設其實是一個誓言,詩人把自己,連同自己的未來一起押給了自己的愛人,這愛也許只是為了愛人的一個眼神。詩人保證:即使情人老了,自己仍然深愛著她。即使她頭發(fā)花白,即使她老眼昏花,仍然可以為那一個柔和的眼神帶來的愛慕,帶來的陰影和憂傷回想,讓最后的生命帶點充實的內容。在情人的最后歲月里,詩人極為渴望能在她身邊。然而,這樣的誓言,這樣的堅定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情人是很優(yōu)秀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