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崛起,美國似乎在衰退。面對全球經(jīng)濟危機。中美兩個大國該如何應對?未來二十年,兩個大國的博弈,必將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國要找回屬于自己的尊嚴,美國要繼續(xù)維護自己在全球的主導地位。世界何去何從?大國之間,能否實現(xiàn)同生共贏?以及美國背后的考量,是期待中國的和平崛起,還是想最后的秒殺?關鍵時刻,中國該如何應對和出手?是對抗?還是合作?韜光養(yǎng)晦?中國是否該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等等問題,《對話美國:一個中國公民的思考》都有深入探討。對中國來說,發(fā)展是當務之急;對美國來講,中國的發(fā)展真的會威脅美國的利益嗎?兩國都有自己的憂慮。但雙方該如何加深理解、消除誤解,歷史是一面最好的鏡子。中美合作,世界和平,中美對抗,必將釀成世界的災難。
中國在崛起,美國似乎在衰退、面對全球經(jīng)濟危機,中美兩個大國該如何應對?世界何去何從?能否實現(xiàn)同生共贏?是期待中國的和平崛起,還是想最后的秒殺?是對抗?還是合作?中國是否該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關鍵時刻,中國該如何應對和出手?
1999年升任董事長兼任首席執(zhí)行官,2006年被布什提名為美財政部長。有專家分析說,布什選擇鮑爾森擔任財政部長,一年多的時間,四次訪問中國,這充分表明美國政府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高度重視。
中國政府在匯率問題上,始終堅持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從實際出發(fā),堅定不移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逐步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這是有目共睹的。鮑爾森是聰明的。鮑爾森能理解中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立場,但這絕不是鮑爾森的個人問題。鮑爾森是代表美國政府來跟中國談判的,既要向中國施壓,還得耐心地傾聽,鮑爾森也是有口難言。
2010年4月,當卸任的鮑爾森再次來到中國時,似乎顯得輕松了許多。4月12日,鮑爾森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中國有權就匯率問題做出自主決定,我們不能強迫其做出改變。更加靈活的匯率機制,賦予了中國政府寶貴且必要的通貨膨脹應對工具,保持人民幣變動,符合中國的利益,也有助于中國進一步擴大內(nèi)需,降低對低附加值出口的依賴。鮑爾森強調,盡管人民幣匯率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但這只是中美經(jīng)貿(mào)關系眾多問題中的一個問題。經(jīng)貿(m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