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ASME B31.8S和API 1160國際標準,從世界管道事故統(tǒng)計分析出發(fā),提出了當前管道安全面臨的難題,總結了國內外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進展,建立了系統(tǒng)的完整性管理體系和實施指南,闡述了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原理、技術、方法,緊緊圍繞完整性管理的核心要素,研究了管道失效機理、數據采集與管理、高后果區(qū)識別、風險評價、完整性監(jiān)測、檢測與評估、修復與風險減緩、管道企業(yè)完整性信息平臺、完整性效能與審核等技術,提出了管道全生命周期風險管控、站場完整性管理、地區(qū)等級升級管理等重點內容,以陜京天然氣管道等國內外先進管道企業(yè)為例,給出了完整性管理的**實踐。
本書對管道完整性管理體系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介紹,內容豐富翔實,知識體系完整,密切結合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是管道設計、施工、運行、維護和管理人員必備的、權威的工具書。
第1章 概述
第2章 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基本理論
2.1 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概念
2.2 完整性管理的依據和標準
2.3 完整性管理程序
2.4 完整性管理與傳統(tǒng)安全管理
第3章 國內外完整性管理進展
3.1 國外完整性管理法規(guī)和標準情況進展
3.2 國外管道企業(yè)完整性管理實施情況
3.3 國外管道完整性管理機構設置情況
3.4 國外管道完整性管理(PIM)與健康安全環(huán)境(HSE)管理的關系
3.5 國內完整性管理的進展
3.6 管道完整性管理體系的進展
第4章 管道失效機理分析
4.1 管道應力腐蝕問題
4.2 管道氫致開裂(HIC)問題
4.3 管道黑粉成因與內外部腐蝕分析
第5章 管道完整性管理數據采集與管理
5.1 完整性管理數據管理的目的
5.2 完整性管理的參照標準
5.3 管道完整性數據管理流程
5.4 管道完整性數據管理
5.5 管道完整性數據內容
5.6 管道完整性數據采集技術要求
5.7 管道完塹陛數據維護規(guī)定
5.8 管道完整性數據庫設計
5.9 管道完整性數據安全
第6章 管道風險評價技術
6.1 風險評價現狀
6.2 管道危害因素識別
6.3 管道高后果區(qū)識別技術
6.4 風險評價方法及流程
6.5 KENT打分法簡介
6.6 改進的輸氣管道風險評價法
6.7 管道定量風險評價
6.8 管道定量風險評價案例
第7章 管道完整性檢測與監(jiān)測技術
7.1 管道內檢測技術及檢測器
7.2 管道外防腐層質量檢測技術
7.3 超聲導波檢測技術
7.4 管道無損檢測技術
7.5 內檢測技術在陜京管道中的應用
7.6 管體應變監(jiān)測技術
7.7 管道內部內腐蝕監(jiān)測技術
7.8 管道泄漏監(jiān)測及安全預警技術
第8章 管道完整性評估技術
8.1 管道系統(tǒng)完整性評估技術進展及應用對策
8.2 直接評估技術與應用
8.3 管道適用性評估模型
8.4 管道內檢測缺陷完整性評價
8.5 管道地質災害評價
8.6 試壓評估
第9章 管道修復技術與風險減緩措施
9.1 管道維搶修參照的國際標準
9.2 國內外管道修復響應原則和時間
9.3 管道修復技術
9.4 管道維修過程中的技術要點
9.5 管道復合材料維修技術
9.6 閥門維護技術
9.7 管道風險減緩措施
第10章 站場完整性管理與關鍵技術
10.1 站場完整性管理體系建設
10.2 站場風險管理與定量風險評估
10.3 場站完整性保障關鍵技術與應用
10.4 某壓縮機站場的定量風險評價
10.5 基于風險的檢驗(RBI)
10.6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護(RCM)
10.7 安全完整性等級(SIL)
10.8 某儲氣庫集注站RBI案例分析
10.9 站場完整性管理注意的問題
第11章 油氣管道完整性管理體系的建設與實施
11.1 管道完整性管理體系的發(fā)展
11.2 管道完整性管理標準體系建立
11.3 管道完整性管理的管理體系
11.4 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技術體系
11.5 管道完整性管理質量控制、審核與培訓要求
11.6 管道完整性管理平臺
11.7 管道設計階段、建設期的完整性管理
11.8 管道完整性管理體系的實施
第12章 管道企業(yè)完整性管理信息技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