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面向21世紀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改革新體系模式中的《實驗化學》課程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打破了傳統(tǒng)的無機、分析、有機與物化等獨立開設化學實驗課的體系,將幾門課的基礎化學實驗進行整體優(yōu)化組合,以基本操作與技能為主線,內容包括五個部分:化合物的制備、物質性質、物性常數(shù)測定、物質組成分析以及綜合設計實驗。為使學生掌握必備的實驗技能及方法,本次修訂對實驗內容進行了調整,更新了實驗中涉及的常用儀器,引入了一些現(xiàn)代合成新方法,完善了實驗指導部分,使教材內容更完整,使用面更廣。
本書為高等院校理工類專業(yè)的實驗教材,也可供從事化學實驗或化學研究的工作人員參考。
徐志珍,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 ,教學:
(1)上海市精品課程:“現(xiàn)代基礎化學”課程建設,負責人,2004
(2)上海市重點課程:“無機化學”課程建設,負責人,2013
(3)校教改項目:“多層次、多元化開展大一基礎化學課程建
設”,負責人,2011
(4)校教改項目:“充分發(fā)揮教研組基層作用,切實提高青
年教師的教學水平”,負責人,2011
(5)上海市項目:“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項目指導,2011
科研:
(1) 上海市聯(lián)盟計劃,“天門冬氨酸鈣”工業(yè)化,2013~2014,
負責人
(2) 上海市聯(lián)盟計劃,“臘梅花精油提取及應用研究”,
2011-2012,主要參加者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微納顆粒組裝效應及其物
理化學本質的研究” 2010,參加者
獲獎:
(1)華東理工大學“名師風范杯”授課大賽一等獎,2013
(2)華東理工大學“名師風范杯”授課大賽zui 佳 教學手段獎,2013
(3)華東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分層次、多元化開
展大一基礎化學課程建設”, 2012
(4) 華東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充分發(fā)揮教研組基
層作用,切實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2012
(5) 華東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傳承與創(chuàng)新,構建
化學新專業(yè)創(chuàng)新教育體系”,排名第三,2012
(6)華東理工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現(xiàn)代基礎化學》課程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實踐”,
第1章 化學實驗基本知識
1.1實驗室安全知識1
1.1.1學生實驗守則1
1.1.2實驗室安全守則1
1.1.3實驗室中發(fā)生意外事故的急救處理2
1.1.4安全用電3
1.1.5滅火常識3
1.1.6實驗室“三廢”處理4
1.1.7實驗室常用的安全標志5
1.2化學實驗的學習要求5
1.2.1實驗預習5
1.2.2實驗操作6
1.2.3實驗報告6
1.2.4實驗報告格式6
1.3化學實驗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10
1.3.1實驗室用水及制備10
1.3.2玻璃器皿的洗滌與干燥11
1.3.3容量器皿及其使用13
1.3.4天平與稱量20
1.3.5加熱裝置和加熱方法22
1.3.6簡單玻璃加工技術26
1.3.7試劑的取用和配制27
1.3.8試紙的使用30
1.3.9固液分離及沉淀的洗滌30
1.3.10蒸發(fā)、濃縮與結晶33
1.3.11氣體鋼瓶及使用規(guī)則34
1.4化學實驗測定技術35
1.4.1pHS-3C型酸度計35
1.4.2722s型分光光度計40
1.4.3電導率儀42
第2章 化合物的制備與物質性質
2.1化合物的制備部分概述45
2.1.1利用水溶液中離子反應制備無機物45
2.1.2分子間化合物的制備45
2.1.3無水化合物的制備46
2.1.4由礦石、廢渣(液)制取化合物46
2.2化合物制備實驗49
實驗一硫酸亞鐵銨的制備49
實驗二過氧化鈣的合成51
實驗三葡萄糖酸鋅的制備53
實驗四從鹽泥中制取七水硫酸鎂54
實驗五高錳酸鉀的制備56
實驗六微波法制備磷酸鋅58
2.3物質性質部分概述59
2.3.1酸堿性59
2.3.2氧化還原性60
2.3.3配位性62
2.3.4溶解性63
2.3.5穩(wěn)定性65
2.3.6混合離子的分離與鑒定66
2.4物質性質實驗67
實驗七非金屬化合物的性質67
實驗八金屬化合物的性質(一)74
實驗九金屬化合物的性質(二)78
實驗十廢液中回收重金屬84
實驗十一陽離子的分離與鑒定86
第3章 化學基本常數(shù)測定
3.1概述96
3.2化學基本常數(shù)測定實驗96
實驗十二醋酸離解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96
Ⅰ直接pH值法96
Ⅱ電位滴定法98
實驗十三分光光度法測定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100
實驗十四溶度積常數(shù)的測定103
Ⅰ硫酸鈣溶度積的測定(離子交換法)103
Ⅱ硫酸鋇溶度積的測定(電導率法)106
實驗十五[Ti(H2O)6]3+分裂能的測定(分光光度法)107
實驗十六硼酸的線性滴定與解離常數(shù)的測定109
第4章 物質組成分析——定量分析
4.1概述112
4.2物質組成分析實驗113
實驗十七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濃度比較113
實驗十八食用醋酸含量的測定115
Ⅰ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115
Ⅱ食用醋酸含量的測定117
實驗十九堿灰中總堿度的測定119
ⅠHCl標準溶液的標定119
Ⅱ堿灰中總堿度的測定120
實驗二十石灰石中鈣、鎂含量及微量鐵的測定121
Ⅰ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121
Ⅱ石灰石中鈣、鎂含量的測定124
Ⅲ石灰石中微量鐵的測定125
實驗二十一酸牛乳中的酸度測定128
實驗二十二氣相色譜法測定烷烴混合物的組成及含量130
第5章 綜合性與設計性實驗
5.1概述136
5.2綜合性實驗136
實驗二十三CuSO4·5H2O的制備及銅含量分析136
ⅠCuSO4·5H2O的制備136
Ⅱ硫酸銅中銅含量的測定139
實驗二十四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的合成及配離子組成、
電荷數(shù)的測定141
Ⅰ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的合成141
Ⅱ三草酸合鐵(Ⅲ)酸鉀配離子的組成測定143
Ⅲ三草酸合鐵(Ⅲ)酸鉀配離子電荷數(shù)的測定146
實驗二十五由雞蛋殼制備丙酸鈣及其組成測定150
Ⅰ丙酸鈣的制備及其防霉性質試驗150
Ⅱ丙酸鈣中鈣含量的測定151
實驗二十六納米ZnO的制備及性質測定152
Ⅰ納米ZnO的制備152
Ⅱ納米ZnO純度的測定154
Ⅲ納米ZnO的譜圖表征155
Ⅳ納米ZnO抗紫外能力的測定156
5.3設計性實驗157
實驗二十七氨基酸金屬螯合物的制備及表征157
實驗二十八廢干電池的綜合利用159
實驗二十九凈水劑聚合硫酸鐵的制備160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