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爾導論》是一部關于海德格爾艱深思想的絕佳入門介紹,真正做到了通俗易懂,將清晰的論述與對主題的權威解讀相結合。它對《存在與時間》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整體的概述,并且為海德格爾后期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提供了初步的定向。 理查德·波爾特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能夠以一種直截了當?shù)姆绞角兄泻5赂駹柕暮诵乃枷,?/p>
維特根斯坦在一戰(zhàn)前線所寫的戰(zhàn)時筆記,包括左手頁的私人加密筆記與右手頁的哲學筆記,因其與《邏輯哲學論》的寫作過程密不可分,從而具備不可替代的哲學史研究價值。本書編者、英譯者瑪喬麗·佩洛夫依據(jù)挪威卑爾根大學維特根斯坦檔案館目前公開的版本,在完整呈現(xiàn)三冊幸存私人加密筆記的同時,穿插編排了與之對應日期的重要哲學筆
雖然國內外學界對《會飲篇》的研究汗牛充棟,但由于這部經典作品在文體和內容方面的多重性和豐富性,在當下高度專業(yè)化的研究局面中,各學科之間壁壘森嚴,缺乏建設性的對話,容易導致學術成果的割裂化、碎片化!稅塾谋矂。喊乩瓐D的<會飲篇>》力圖進行溝通和融匯,彌補學界缺憾。本書是對柏拉圖《會飲篇》的一份詳細、綜合的哲學解讀,在
1945年,科耶夫在給法國政治領袖戴高樂的建言書《法國國是綱要》里提出拉丁帝國理念,本書即圍繞科耶夫拉丁帝國理念編譯而成。書中所錄文獻從三個方面介紹科耶夫的思想:一是國際政治方面,選錄了《法國國是綱要》、科耶夫和施米特的通信,以及科耶夫應施米特之邀的講演;二是神學方面,選錄了《科耶夫-費舍德文獻》;三是與科耶夫整個論證
《普羅泰戈拉》對話背景設定在伯利克利時代,即公元433年,蘇格拉底當時約35歲。這篇對話被人們視為柏拉圖的精品杰作,它不僅刻畫了最著名的智者普羅泰戈拉,而且也提供了另外個兩位著名智者普羅狄科和希皮亞的思想概要。普羅泰戈拉在雅典的活動、他與伯里克利的友誼、他為城邦起草法律、他的不可知論和他的全部作品,促使人們對智者的教育
柏拉圖:世界為何如此存在? 亞里士多德:如何適應現(xiàn)存的世界? 柏拉圖出身于雅典貴族,受蘇格拉底教導,主張超越凡俗現(xiàn)實,追求更高的精神真理。亞里士多德生在醫(yī)生家庭,堅持認為經驗觀察是獲得知識的真實途徑,人要學會適應現(xiàn)實。師徒二人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哲學方向,并展開持久的競爭,對西方歷史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書刻畫了這場哲
《哲學原理》是笛卡爾晚年對其哲學思想進行總括和全面梳理的集大成之作,最早用拉丁文寫成,于1644年出版。此后由隱修院院長克勞德·皮科(ClaudePicot)將其譯為法語版本,并于1647年出版。 這本書主要展示了笛卡爾是如何從他經由反思而得出的自然原理出發(fā),一步步推出了從宇宙天體到地界萬物的全部自然現(xiàn)象
《反思的使命》分為兩卷,第一卷論述胡塞爾的生平與著作。這里所說的著作,不僅是指他生前出版的著作,也包括他身后留下的講稿、書信與四萬多頁的研究手稿,一言以蔽之,他的思想記錄。第二卷講述胡塞爾與同時代重要的思想家,如馮特、布倫塔諾、弗雷格、石里克、哥德爾等人的交互思想史。其中不僅包含胡塞爾與他們的思想交流的歷史,也包含他們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奠基》是西方哲學史上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延斯·蒂默曼的《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奠基〉評注》基于哲學史和康德哲學體系雙重視角對該著作進行詳細注釋。全書不僅梳理概括該著作的整體結構和論證綱要,而且在大量吸收英德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逐段注釋、分析和闡述該著作的具體論證和論述,經常根據(jù)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