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展示了展覽中的中國114件文物和意大利173件文物,向讀者們開啟一場東西方超越時空的歷史性對話,感受漫漫歷史長河中兩大文明的璀璨和交融,窺見不同民族文化之下女性美美與共的價值追求。
本書是著名戰(zhàn)地記者、攝影師羅伯特·卡帕關于“二戰(zhàn)”時期的回憶錄,作品忠實記錄了他在戰(zhàn)爭中經(jīng)歷和感受到的一切。書中,卡帕用照片記錄下交戰(zhàn)雙方的普通士兵,還以文字生動描述了戰(zhàn)場內外的巴頓、布萊德利、李奇微等二戰(zhàn)名將。他以戰(zhàn)地記者的職業(yè)敏感,再現(xiàn)了戰(zhàn)爭中的小人物與大人物。他在戰(zhàn)事中拍攝了不少極為精彩的照片,其中尤以諾曼底登陸
1819年,世界是一個與現(xiàn)在大不相同的地方。歐洲的許多君主國將在未來幾十年里面臨革命的威脅。在英國,整整一代的王室成員不顧民眾意愿而恣意妄為,共和主義情緒不斷增強。工業(yè)革命興起,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數(shù)量達到頂峰。在一個女性通常無權無勢的世界里,在一個變革風起云涌的世紀里,維多利亞憑借自己果決的手腕持續(xù)統(tǒng)治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國
本書是作者十余年品讀史書的心得體會。全書共包括約50篇文章,篇幅短小精悍、簡明扼要。文章篇名如相較、緩急、激之、異同、固辭、識量、而已、便之、嚴重等,或借用古語為題,或自行凝練為題,均是兩字,言簡意賅,且多從史書中提煉而來。本書內容以品讀二十四史為主,富有故事性,又兼顧對其他史書如《左傳》《戰(zhàn)國策》的品評等。
本書系為紀念2020年義和團運動120周年而推出,是近年海外學者有關義和團運動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匯集了中外義和團研究學者孔正滔、孫立新、迪特琳德·溫舍、杰夫·鮑爾索克斯、古蘇珊等人的最新成果,探討了義和團運動的宣傳媒體、德國帝國議會與法國眾議院對義和團戰(zhàn)爭的討論、德國青年媒體中的義和團、銀幕上的義和團、檔案中的義和團戰(zhàn)
本書共8章,內容包括:中國文化的起源、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中國文化的價值系統(tǒng)、中國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中國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受容與排拒、中國文化的現(xiàn)代反思、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現(xiàn)代意義。
本書突出了當時的“選擇感”。作者對當時很多事件進行了精致入微的迷人的描述,比如第一章中的維也納會議。利用這種細節(jié)描繪,作者構建了一幅人物眾多、情節(jié)曲折的歷史圖景。同第一卷一樣,第二卷依然是結合了歷史的沉重感同令人炫目的大量花邊細節(jié),行文濃烈華麗,壯美高貴,嚴肅優(yōu)雅。而譯者準確地再現(xiàn)了作者的這種風格。總的說來,這是一部值
本書主要介紹了公務禮儀知識。全書對公務形象禮儀、公務行為禮儀、公務溝通禮儀、公務辦公禮儀、公務位序禮儀、公務媒介禮儀等進行了詳細闡述,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講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給讀者。內容上精心選取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加以點評并對禮儀知識進行解析。
本書分為六章,內容包括:中國古戲臺的歷史演進、寧波古戲臺建筑藝術、徽州古戲臺建筑藝術、云南古戲臺建筑藝術、湘南古戲臺建筑藝術、中國古戲臺的保護與維修。
本書匯集沈福偉先生有關中外海上交通、交流的25篇學術論文,分為“航海天地篇”“海上交流篇”兩大部分,以詳實的史料和豐富的文物、遺跡材料,從不同角度梳理、揭示了中國人自3000年前起就持續(xù)不斷地深入海洋探索、發(fā)展遠洋航業(yè)的波瀾壯闊的歷程,批駁了西方傳統(tǒng)史學關于“中國人不善于航!薄爸袊瞬皇呛胶C褡濉钡闹囌摚瑢ξ覈斚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