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在中東地區(qū)的民主治理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規(guī)范力量和民事力量的雙重角色,其動力、動機和方式無不根植于此并充滿邏輯聯(lián)系,其動機和目標是弘揚歐洲民主觀念與制度、維護歐洲及中東安全、促進其與中東乃至伊斯蘭世界和平相處。歐盟將政治類型多元的中東國家按關聯(lián)度逐次全部納入其“經(jīng)貿促民主,民主促和平”的民主治理路徑之下。歐盟與中東國家的
新世紀第二個十年到來之際,中國已遠離戰(zhàn)爭與革命的年代,以一個負責任的新興大國姿態(tài)站立在全球高地上;它同時在調整改革開放頭一階段相對低調、“韜光養(yǎng)晦”的策略,轉向更加積極和富有建設性的國際立場。如何在繼承鄧小平路線基本精神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介入全球事務,更好地維護本國利益,更多地推動國際合作?《創(chuàng)造性介入:中國外交新取向》
本書對2010~2011年度的中國外交政策和國際形勢做了詳細的闡釋,展現(xiàn)了中國的國際精神風貌
《國際關系理論(歐洲視角)》是一位歐洲學者從歐洲視角對國際關系理論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內容涉及國際關系理論在歐洲的起源,國際關系體系研究方法在美國的興起,現(xiàn)實主義、激進主義、制度主義、建構主義等各種理論流派之間的紛爭,國際政治經(jīng)濟學的研究方法,國內因素的影響和外交決策,主權觀念的歷史演進,以及歐洲研究對于國際關系理論研究
《出使美國(2005-2010)》以作者周文重2005—2010年任中國駐美國大使期間親身經(jīng)歷的12件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美關系的歷程。 《出使美國(2005-2010)》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中國在崛起,美國似乎在衰退。面對全球經(jīng)濟危機。中美兩個大國該如何應對?未來二十年,兩個大國的博弈,必將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國要找回屬于自己的尊嚴,美國要繼續(xù)維護自己在全球的主導地位。世界何去何從?大國之間,能否實現(xiàn)同生共贏?以及美國背后的考量,是期待中國的和平崛起,還是想最后的秒殺?關鍵時刻,中
本書是由葛夫平編著的《中法關系史話》。《中法關系史話》的內容提要如下:中國和法國,一個在東亞,一個在西歐,都是文化燦爛的大國。17世紀以后,由于商業(yè)的繁榮、西方傳教士的東來,中國的文化藝術傳到了法國,法國的科學技術也隨之傳到了中國,兩國間一度掀起文化交流的小高潮。到了19世紀,自英國發(fā)動罪惡的鴉片戰(zhàn)爭,并強迫清政府簽訂
1842年8月29日上午,南京城外,停泊江面的英軍旗艦“皋華麗”號上,舉行著結束鴉片戰(zhàn)爭的締約儀式。在中國歷史上,這是影響深遠、極其沉重的一幕悲劇。這幾張簽了中英代表名字的紙片,宣告了中國一個深重苦難時代的到來。從此,中國開始被強迫套上一連串的不平等條約繩索,成為列強勒索的對象,淪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淵。
多邊外交以及歐盟多邊外交是當前國際關系理論以及外交理論研究中的重要問題,也是國際政治及中國外交實踐中的新領域!独鋺(zhàn)后歐洲聯(lián)盟多邊外交戰(zhàn)略研究》集中研究了歐盟多邊外交的有關問題,主要包括多邊主多邊外交的內涵、分類與歷史演進,歐盟奉行多邊外交的理論基礎、原因,歐盟多邊外交的層次、主要特征,歐盟多邊外交戰(zhàn)略對國際秩序的影響
《拯救陌生人》是一本具有厚重感的書,它以堅實的理論為基礎,發(fā)展一套人道主義干涉的理論,并用極其豐富的史實資料,對理論加以檢驗。這《拯救陌生人》最大的兩個特點,用我們中國人熟悉的話來說,就是具有深厚的人類同情心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救斯人于危難之中,作者不惜筆墨從道義上論讓其合理性,并從維護人類文明價值的高度上看到“拯救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