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茶的技藝與精神文化的結合,借以弘揚中國茶文化和諧和注重自身修養(yǎng)體悟的精神內涵。本書介紹了茶文化體系中重要的兩點——茶藝和茶道,關于這兩個概念的各種觀點,中國、日本的差別等;介紹了茶藝,由技悟道,著重介紹具體的、藝術地泡茶、品茶,結合修養(yǎng)提升;茶道,由物質而精神,介紹各個學術流派對茶道的理解,儒釋道茶的不同講究等。本
千禧年后,緊跟國內紅茶消費熱潮,浙江紅茶重新煥發(fā)活力,成為浙江綠茶之外的主要茶類。為加快紅茶配套技術研究與推廣步伐,浙江省農業(yè)農村廳組建了浙江省茶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與推廣服務團隊紅茶組,組織實施“紅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農業(yè)農村部重大協(xié)同攻關項目,合作編著了《浙里紅茶》一書,該書涵蓋了紅茶的適制品種、茶園管理、加工工
本書分為中國茶常識、中國茶的品飲與鑒賞、中國茶的制作與沖泡、中國茶文化等四大部分。內容涉及中國茶類特點、沖泡要點、品賞原則、歷史文化等,以問答的形式,系統(tǒng)有序地提出目標讀者最關心100個相關的問題,并進行簡明扼要且輕松易懂的回答。
宋代是中國古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fā)展的繁盛階段。眾多可觀物象中,能夠完美詮釋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到宋朝時期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者不多,而宴會可算其一。宴會是一種群體性的飲食活動,宴會過程中所展示的食品、器物、酒飲、樂舞、游戲、禮儀、風俗等,集中呈現(xiàn)了社會階段性物質發(fā)展水平與文化風貌,是觀察社會發(fā)展狀況
《大觀茶論》為宋徽宗趙佶于大觀元年所撰茶學專著。全書共二十篇,對北宋團茶的產地、采制、烹試、品質、斗茶風尚等均有詳細記述。本書對原版《大觀茶論》全文予以白話譯注,做到通俗易懂,書中新增的200多幅圖片,皆精準還原歷史細節(jié)。
《茶經(jīng)》是世界第一部茶書,分為三卷,共十篇。《茶經(jīng)》不僅從茶葉的起源、生產、器具等方面系統(tǒng)地總結了唐代中期以前茶的發(fā)展情況,而且還發(fā)掘了茶的文化內涵,將飲茶提升到了藝術與審美的高度,成為人們修身養(yǎng)性的一大雅事。
本書選取全球15個有代表性有歷史的葡萄酒家族品牌,如拉菲羅斯柴爾德酒莊、索拉雅酒莊、中法莊園、滴金酒莊、唐多尼亞酒莊、哈蘭酒莊、羅晏尼康帝酒莊、阿德里安娜葡萄園、溫勒內日晷園、金山葡萄園、勒弗萊蒙哈榭園等,通過講述品牌背后的故事介紹各地葡萄酒產區(qū),葡萄酒歷史,葡萄酒風土等內容。最后附有作者自傳。
本書作者主收全國各地品牌白酒,目前其收藏的中國陳年白酒總數(shù)達30000多瓶,品種13280個,其中全國品牌5898個,上海品牌170個。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中國17大國家名酒和53種優(yōu)質酒;中國各省市地方酒掠影;中國藥酒等。
本書分為兩篇,上篇論茶湯品質和烹飲方法,提出茶色、香、味俱佳,下篇論茶器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是對北宋風行“斗茶”文化的總結和規(guī)范。《茶錄》所反映的美學思想,標志著北宋飲茶提升到了更為藝術的程度。
本書成書于至德、乾元前后。全書分10篇。書中論述茶的性狀、品質、產地、采制、烹飲方法及等,是中國第一部關于茶的專門著作。在《茶經(jīng)》中,陸羽繼承和總結唐代及唐以前茶文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煎茶法”。他制定系統(tǒng)的茶事規(guī)范,制作以”二十四器”為代表的茶具、茶器,并通過實地尋訪茶葉產地,為我們繪制出了相對完整的唐代茶葉產區(qū)圖。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