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粵北,1957年8月生于廣州市,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專業(yè)方向為作曲、計算機音樂、錄音藝術專業(yè)。曾任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副主任、音樂實驗中心主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音響導演系工程系主任、音樂科技中心主任;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主任、院教育信息技術中心主任、院東方數(shù)字媒體研究所主任。曾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音樂創(chuàng)作》編委、
《俄羅斯浪漫曲集(一)》由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教授、我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趙云紅編著,書中收錄格林卡、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拉赫瑪尼諾夫等著名作曲家的24首經典浪漫曲。每一首歌曲除了有經過多次校對、重新繪制的高清放大版樂譜外,作者還對每一句歌詞做了逐字逐句的翻譯,并配有演唱提示。另外,本書為復合出版物,每首歌曲配
本書整理了眾多樂譜和中外多聲部視唱教材,講述了合唱的基本功及訓練方法等內容。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共分為三大章,每章又分成七個部分,按照先易后難排序,逐步提高訓練難度。最終選編有二聲部、三聲部以及四聲部視唱練習。
"本書由山東英才學院學前教育學院鋼琴教學團隊8位教師共同編寫。全書共分為鋼琴彈奏基礎知識、鋼琴基本演奏方法、演奏方法綜合運用、歌曲即興伴奏、基本伴奏音型的分類與應用、幼兒歌曲彈唱、常用調式兒歌伴奏七個單元,最后附錄包含中大型鋼琴樂曲譜例、中大型兒歌伴奏譜例等,內容由淺入深,曲目范圍廣泛,注重思政教育和審美教育,突出學前
中國的民族聲樂藝術理論是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歌唱實踐中共同創(chuàng)造和建立起來的,它是歷史的瑰寶,是不容質疑和踐踏的。同時,中國的民族聲樂藝術理論又是由中國聲樂藝術的特殊美學思想所決定的,是中國民族特有的歷史文化、心理特征、思維方式、表現(xiàn)方法、審美情趣在聲樂藝術上的綜合反映。本書在對民族聲樂藝術進行總體論述的基礎上,對民族聲樂藝
克拉莫共創(chuàng)作有84首鋼琴練習曲,兩集,分別出版于1804年和1810年,每集各42首,是他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一般被視為彈奏其師克萊門蒂《名手之道》一書的基礎。舒曼曾贊揚克拉莫的練習曲為“腦和手的最佳訓練”,受到業(yè)界一致好評。再次修訂時,克拉莫將1836年所創(chuàng)作的《16首最新鋼琴練習曲》與之合并為《100首鋼琴練習曲》。
內容分為即興伴奏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調性和聲布局、織體音型幾個板塊。通過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和分解和弦三種伴奏音型模式,以正三和弦的一、四、五級伴奏為主,循序漸進實現(xiàn)簡譜和五線譜的對照。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教材設計了C、a、G、F、D、bB等兩升兩降的轉調練習,采用淺顯易學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彈唱方法,提升學生的彈唱技能
本書主要包括七章內容。第一章為中國近現(xiàn)代作曲技法理論形成與發(fā)展,其中分別對近代中國作曲技法理論的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現(xiàn)代作曲技法的發(fā)展進行了梳理;第二章為作曲技術理論,其中對和聲學、復調、曲式、配器的基本理論進行了闡述;第三章為音樂的基本表現(xiàn)手法,其中主要包括音樂的形成、樂思陳述的層次、旋律的音調基礎和表現(xiàn)力等內
本書以浙地當代古琴社團——“西湖琴社”為個案對象,透過對其琴樂觀念、琴樂活動、琴樂事象的深度描述,在田野資料展現(xiàn)基礎上,由具體分析到抽象思考,進而對我國當代琴樂文化定位進行探悉和總結。全書共五章,在論述過程中,從浙地琴樂歷史溯源入手,采用民族音樂學歷時性研究方法對其生成流變狀況進行考察研究,展現(xiàn)出浙地琴樂的深厚歷史背景
克列曼蒂1752年1月23日生于意大利羅馬,1832年3月10日卒于英國伊夫舍姆?肆新偈撬莻時代的天才之一,他9歲便擔任管風琴手,12歲時作有第一部清唱劇在羅馬上演。音樂史上很少有人以有能像克列曼蒂那樣在一生中跨越從巴洛克主義到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三個偉大時代!犊肆新黉撉倬毩暻x29首(名手之道)》收入了克列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