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內好,日本魯迅研究扛鼎之作《魯迅》的作者、中國文學研究專家、日本戰(zhàn)后思想界的領軍人物。曾寫下《何謂近代》《作為方法的亞洲》等多篇創(chuàng)造了戰(zhàn)后日本的代表性論文,著名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眼中的畏友。 這是一部竹內好的思想傳記。對于竹內好而言,中國不是外在的他者,而是其自我否定的內在契機,在這一悖論性層面上,竹內好將中國、將
本書詳細敘述了印度現(xiàn)代思想之父羅摩克里希納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智慧,全書分十二章,詳細講述了羅摩克里希納“達到了三億印度人兩千多年來靈性生活的頂峰”的過程。同時,透過羅摩克里希納的一生也能了解印度的智慧,特別是印度傳統(tǒng)的思想和修習,這些都將給讀者帶來精神的力量和靈性的啟迪。作者羅曼·羅蘭作為人道主義作家,從情感和心理的維度
《從冥想到三摩地:辨喜論王瑜伽和〈瑜伽經(jīng)〉》是一本冥想指南及印度哲學普及讀物。與如今常見的以身體鍛煉為主的現(xiàn)代瑜伽不同,在瑜伽的起源地古印度,瑜伽一詞的本意指的是冥想和呼吸練習,后來隨著更多瑜伽類型的興起,這類瑜伽就被稱為王瑜伽。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這種心靈練習方法幫助了無數(shù)人,其對身心健康的功效也被現(xiàn)代以來的科學研究證
本書選自《辨喜全集》第二卷中的《實際的吠檀多和其他演講》一書,以及第一卷和第三卷中的部分章節(jié)。“吠檀多”一詞的本意是“吠陀的終結”,是印度正統(tǒng)六派哲學中的一派,它包含與世界和人有關的一系列最為根本性的問題,如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解脫、世界是什么樣子的、人的本性是什么等。提到哲學,總是會讓人產生于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距甚遠的感
本書即《辨喜全集》第二卷中的《智瑜伽》一書,在辨喜生前就得以出版并產生了巨大影響。根據(jù)辨喜的劃分,智瑜伽屬于瑜伽修習方法中的一種,相當于一般所說的哲學,主要特征是通過理性的思辨來獲取知識、實現(xiàn)解脫,涉及人的本性、神性、靈魂、宇宙論等問題。智瑜伽幫助我們通過思辨的方式超越世界萬事萬物的幻象、超越多樣性,這樣才能擺脫束縛、
日本禪僧“脫佛入儒”歷史過程,經(jīng)歷了中世由以公家、武家和僧侶階層為主導的佛教文化向近世以儒學為宗的德川幕府意識形態(tài)轉變的較長歷史時期。就其內在理路和發(fā)生脈絡而言,該過程大致呈現(xiàn)出了理論上的“排儒斥朱”“儒釋調和”“儒釋道三教一致”“排佛歸儒”和行動上的“脫佛還俗”。其中,尤具代表性的是出身相國寺的藤原惺窩、出身建仁寺的
本書以九鬼周造哲學的核心文本《“粹”的結構》與《時間論》為路徑,展開對于其偶然性哲學的相關研究。內容包括:“偶然性問題”的提出及其理論背景、作為偶然性問題背景的《“粹”的結構》、偶然性問題的形而下樣態(tài)與形上學理據(jù)等。
本書共三篇,包括辨喜的生活、辨喜的普世福音、補充資料,并附有論神秘的內傾及其對認識現(xiàn)實的科學價值等。主要內容包括:云游托缽僧:塵世對流浪靈魂的召喚;云游印度;奔赴西方的偉大旅程和世界宗教議會等。
本書清楚地分析了什么是猶太人的創(chuàng)意思考模式,作者同時推薦了如何在生活上應用。在猶太人的傳統(tǒng)文化中,創(chuàng)意思考是一種重要文化。數(shù)千年來,猶太人證明了他們是一群有創(chuàng)意、思考能突破界限的人群。以色列到今天也被認為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國家。這都是猶太創(chuàng)意思考的原因。全世界都往一個方向的時候,猶太人會往反方向走,通過他們的思考模式來顛倒全
印度心靈導師克里希那穆提關于冥想與改變的闡釋 克氏頗具影響力的必讀優(yōu)美佳作 冥想的頭腦只認識現(xiàn)狀:不用語言描述,不發(fā)表評論和觀點,只是觀察、聆聽,整個白晝都專注于生命在所有關系中的運行軌跡。夜里,當整個機體處于休息狀態(tài)時,冥想的頭腦從不做夢,因為它整日都處于清醒的狀態(tài)。只有慵懶之人才會做夢。當頭腦觀察和傾聽外在及內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