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自知之明常常被描述為哲學探索的主要目標之一。同時,某種自我認識常常被認為是我們作為人類代理人或人類主體的一個必要條件。因此,自我認識被認為既是人類尋求智慧的開始,也是人類尋求智慧的終點,因此,它與哲學的理念錯綜復雜地結(jié)合在一起。因此,認識你自己這個命題吸引了不同背景和不同立場的哲學家。本書用15個章節(jié)從不同角度討論
本書記錄著名學者趙敦華教授最近十幾年的研究心得,是一部關(guān)于中西哲學與馬克思哲學對話的原創(chuàng)論文集。作者創(chuàng)造性地試圖用達爾文的發(fā)生學觀點,重新解釋中國文明的起源;用中西比較哲學的方法,重新理解先秦經(jīng)典;并且對馬克思主義,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全書分三篇,上篇:馬克思哲學:正本清源;中篇:西方哲學:推本溯源;下篇:中國哲學:返
本書從人文主義的立場出發(fā),以寬容為主題考察長達兩千多年的人類文明史進程,回顧宗教法庭、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法國革命等重要的歷史事件,探尋千百年來人類精神上“不寬容”的根由。書中記錄了精神專制造成的恐怖殘酷罪行,說明人類的進步過程其實非常緩慢,摧枯拉朽的運動往往帶來新的不寬容。房龍?zhí)嵝盐覀,寬容仍是一種奢侈品,我們現(xiàn)在仍
何謂友善?何以友善?本書圍繞友善問題,通過厘清紛繁各異的哲學術(shù)語、思想體系、政治與社會背景,提取中西哲學史上較有代表性的五種友善概念的理論模式,幫助讀者把握它們各自對何以友善這一哲學問題的回答,并分析各自的特征、利弊與經(jīng)驗教訓,最終形成友善概念的系統(tǒng)理論和實踐借鑒。在此基礎(chǔ)上,立足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背景,本書從共同體-個體
本書以輕松搞笑的八格漫畫來詮釋哲學觀點的極簡哲學史。按人類思想發(fā)展的時間階段,介紹了從古希臘到現(xiàn)當代的兩千多年來,西方哲學史上最具代表性的35位哲學家。覆蓋古希臘哲學、存在主義哲學、現(xiàn)象學等20個重要思想流派,柏拉圖、康德、尼采、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等歷代著名學者均含括其中。
在思想史研究中,如何將“思想”置放在歷史的視域之中,按照歷史學的基本要求,實現(xiàn)思想性和歷史性的結(jié)合,這是思想史研究始終繞不過去的一個基本問題。圍繞這一議題,作者撰寫了關(guān)于思想史研究理論與方法論的系列文章,本書即是對此的集結(jié)匯總。書中,作者梳理了思想史研究的不同流派,評述其理論方法,理解和把握他們的學術(shù)旨趣,同時表達自己
黑格爾是人類思想發(fā)展史上重要的哲學家,他的傳記難寫,因為黑格爾在不同場合下,在不同程度上刻意隱藏了其生活、活動和個人思想的某些方面。本書撕掉了黑格爾的單一化標簽,揭示出黑格爾思想的豐富性,以活生生的歷史重新發(fā)現(xiàn)黑格爾。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將歷史人物放到時代背景下分析其思想,并提出了一些顛覆性的觀點。不但以盡可能逼真的方式,
本書為《努斯:希臘羅馬哲學研究》系列第5輯,主題為“知覺與知識——希臘羅馬哲學中的知識論問題”,主編崔延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梁中和,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書分為六個部分:“原典譯注”,收錄兩篇古希臘哲學作品節(jié)選;“知覺的認識論意義專題”,收錄三篇外國學者
《外國哲學》是由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主辦、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專業(yè)學術(shù)出版物,至今已出版了四十多輯!锻鈬軐W(第四十五輯)》共有六個欄目,分別是古希臘哲學研究、中世紀哲學研究、近代哲學研究、現(xiàn)代哲學研究、比較哲學研究、青年之窗。古希臘哲學研究欄目收錄一篇論文《亞里士多德論συμβεβηκο??》,討論συμβεβηκο
本書闡述了人類思想史,內(nèi)容包括:偉大的軸心時代、千年中世紀、文藝復興大變革、啟蒙運動時期、西方文明的全面進步、奇跡般的20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