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距今已有五百七十余年的歷史。在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歷史時期,由于宮禁森嚴,規(guī)制神秘,使許多宮闈秘事鮮為人知。因此,人們對民間流傳的帝后妃嬪、王侯臣宦、珍寶文玩、輝煌宮殿等的軼事感到新鮮有趣。而自從滿清王朝在辛亥革命的風暴中被推翻,末代皇帝被迫遷出皇宮以后,紫禁城便逐漸失去往日的神秘與輝煌。特別是紫禁城改為故宮并對外開
《二十四史(圖文珍藏版套裝共12冊)》是由乾隆皇帝欽定,將《史記》、《前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書》、《元史》、《明
資治通鑒(全12冊)
《萬歷起居注》一書,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在大學學習史學史課程之時.那時已從謝國楨先生的名著《晚明史籍考》、陶元珍先生刊載于《文史雜志》第四卷第七、八期合刊(一九四四年出版)的《萬歷起居注》一文,以及其它有關史學史著作,得知中國自很早的時候起,就已經開始為帝王記注起居,而現(xiàn)在仍舊存在的大部頭的帝王起居注,乃是以《萬歷
一、本《集成》共選收中國地方志三千餘種,種類包括各省通志、府縣志、鄉(xiāng)鎮(zhèn)志、山水志、寺廟志等。二、本《集成》所選收的地方志,其編纂年代的下限為一九四九年。三、本《集成》選收地方志,以實用價值高為原則,主要選收記事涵蓋時間較長的,收錄資料較多的志書。在一地多志時,一般選取最後一次修的志書。四、本《集成》所選收的府志、州志、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清代軍機處滿文檔案中,保存有相對集中的關于邊疆和民族方面的專檔,其中涉及準噶爾問題的就有《準噶爾檔》、《熬茶檔》、《夷使檔》、《北路軍務檔》、《西路檔》等。其中本書收輯的《夷使檔》,起止時間為雍正十二年(1734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匯抄有關奏折、上諭、寄信、奏書等文件而成。原檔為14冊,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計有殷歷鳥瞰、歷譜之編制、祀與年、殷之年代、年歷譜、祀譜、交食譜、日至譜、月譜、日譜等部分,是一部重要的殷商史的著作。
煌煌信史:氣勢恢弘栩栩如生 厚重國禮:情深意切無可替代 珍貴中國國家博物館幾代文博工作者的辛勤智慧,500位資料提供者的無私奉獻 世紀典藏1600幅清晰歷史圖片,480件珍貴歷史文物/文件圖片 豪華裝幀華美函套,布面精裝,700頁大八開全彩印刷 形象感人以圖片打破語言的障礙,足以讓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看
《民國史料叢刊》編選原則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用于民國研究的民國版書籍類稀見基礎史料。所謂“民國版籍類”,是指民國時期(1912年至1949年9月)出版的人文社會科學書籍。故本史料叢刊所收范圍不包括1912年之前及1949年9月之后出版的書籍;原則上不包括非出版物以及報紙、刊物、寫真集、圖畫冊、題名錄等。所謂“稀見”,是
梁漱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本書收錄了梁漱溟從民國時期至上世紀末的書扎手跡,收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