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中國近代倫理學文獻叢刊的第一部分,該叢刊共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倫理學原理》《倫理學(一)》《倫理學(二)》《倫理學(三)》《社會主義倫理學》《近代五大家倫理學》《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倫理學底根本問題》《實用倫理學》共9本。該書對倫理學的概念、原理、根本問題、實用性以及社會主義倫理學、亞里士多德倫理學、近代
明代貴州刻本《新刊陽明先生文錄續(xù)編》共三卷,收詩文300多篇,其中詩歌300余首,文章70多篇。詩歌創(chuàng)作包括五言和七言絕句,五言和七言律詩,五言和七言古詩以及長短句古詩;文章包括文類、書類、雜著、祭文、墓志這幾大類不同體裁和題材的作品。
人文與社會譯叢·哲學輯精選叢書內哲學領域的扛鼎作品,收錄了伯林、泰勒、麥金泰爾、哈貝馬斯等當代哲學大家的代表作,從人類哲學的經(jīng)典議題出發(fā),關照人類的處境,解決倫理難題,用哲學之辨探究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為亙古的人性思索注入新世紀的哲思靈感。
本書按照原文、注釋、譯文為先后順序編寫整理,同時參考了多種古籍版本,整理過程注重注譯準確,通俗易懂,是了解、認識和研究晏子不可多得的工具書。它記述了晏子的思想言行,是了解、認識和研究晏子的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書中所蘊含的禮法治國思想、以民為本思想、尚賢任能思想、廉政思想、外交思想、哲學思想等在今天仍
"北京大學儒藏工程"是我國一項重大學術文化項目!度宀亍肥珍涀韵惹刂燎宄Y束這一時段中,儒家經(jīng)典及其注疏、儒家學者的著述和體現(xiàn)儒家思想文化發(fā)展的相關文獻,包括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盡量選用最好的底本,按傳統(tǒng)的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法進行分類。 《歷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卷,明成祖永樂十四年由黃淮、楊士奇
《儒藏(精華編一〇一)》收錄清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一書,此書一傳為其父王念孫作。清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并稱“高郵二王”,為清中葉皖派漢學家戴震的傳人,在文字、音韻、訓詁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經(jīng)義述聞》為其學術集大成之作。在中國經(jīng)學史上,“高郵二王”的著作堪稱由中世紀經(jīng)學向近代經(jīng)學研究的轉捩點之一,在此種意義上,《經(jīng)義述聞
《儒藏(精華編三八)》收錄《周禮疏》卷三十二至卷五十,包括《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考工記》,以及司馬光《周官新義》。 《周禮》舊題《周官》,全書分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掌治、教、禮、政、刑、事六典。王莽時《周官》列入禮經(jīng),易名為《周禮》,歷代經(jīng)學大家皆有注疏,其中以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最為有名!吨芏Y》
《儒藏(精華編三七)》收錄《周禮疏》卷一至卷三十二,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吨芏Y》舊題《周官》,全書分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掌治、教、禮、政、刑、事六典。王莽時《周官》列入禮經(jīng),易名為《周禮》,歷代經(jīng)學大家皆有注疏,其中以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最為有名。《周禮》傳為周代行政綱領,后代統(tǒng)治者多
《清儒學案》是民國時徐世昌組織人力編纂的一部學案體的清代學術史著作,其仿《明儒學案》《宋元學案》體例而略有變化,收錄清代在學術上有所建樹的人物,共正案一百七十九人,附案九百二十二人,諸儒六十八人,共一千一百六十九人。每人略述生平學術,選錄其具有代表性的學術文章,記載其主要事跡。取材廣泛,體例嚴整,能全面反映有清一代的學
"北京大學儒藏工程"是我國一項重大學術文化項目。本冊收錄南宋理學家真德秀的作品《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讀書記》(簡稱)《讀書記》),全本共六十一卷,其中甲記三十七卷,首論性心情,繼之以論學,從“天命之性”至“鬼神”又各分小類,頗具匠心。乙記下二十二卷,記載虞夏至唐李德裕間名臣賢相事業(yè),古今興亂治忽之故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