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主體性實踐教學活動指導
定 價:24 元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6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李林英 主編
- 出版時間:2016/5/5
- ISBN:9787568223836
- 出 版 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G641.6
- 頁碼:188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主體性實踐教學活動指導》立足于從理論到實踐、從內涵到形式的貫通,從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發(fā)展現(xiàn)狀引出存在的問題。通過闡述課程改革趨勢,界定相關概念,梳理源流考據(jù),把主體性實踐教學回溯到哲學、教育學視域下詳加考察,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主體性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性教育思想為落腳點,對主體性實踐教學的理論和內涵進行厘清。
引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一、學生個體成長的需要
二、教育自身發(fā)展的需要
三、課程改革的客觀要求
第二節(jié) 概念的界定
一、主體性
二、實踐教學
三、主體性實踐教學
第二章 主體性理論的哲學源流
第一節(jié) 中國哲學中的主體性理論
一、對主體的價值、本質與能動性的充分肯定
二、追求理想人格、關注自我實現(xiàn)的特質
三、主體的社會性維度
第二節(jié) 西方哲學中的主體性理論
一、古希臘哲學思想中的主體性理論
二、中世紀哲學中的主體性理論
三、西方近代哲學中的主體性理論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主體性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體性理論的哲學史意義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體性理論的主要觀點
本章小結
第三章 主體性教育思想的歷史演進
第一節(jié) 西方主體性教育思想的淵源
一、希臘城邦時期的對話式教育
二、希臘三圣賢的教育理念及主體性教育思想的萌芽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育理念
四、盧梭的主體性教育思想
第二節(jié) 西方教育學中的主體性教育思想
一、科學教育理論的奠基
二、教育本質論的提出
三、“傳統(tǒng)教育”向“現(xiàn)代教育”的轉變
四、以“教師為本”向“學生為本”觀念的轉變
第三節(jié) 中國的主體性教育思想
一、先秦時期主體性教育思想的豐富
二、中國近代主體性教育思想的進步
三、中國當代主體性教育思想的現(xiàn)狀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性教育思想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體性實踐教學概述
第一節(jié) “基礎”課程性質和特點
一、“基礎”課程性質
二、“基礎”課程特點
第二節(jié) “基礎”課程實踐教學的主體性發(fā)展趨向
一、“基礎”課程進行的改革嘗試及探索
二、“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趨勢
三、主體性實踐教學理念
第三節(jié) “基礎”課程主體性實踐教學的優(yōu)勢
一、符合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發(fā)展需求
二、課程本身的實踐性特征明顯
三、易于組織實施主體性實踐教學
第四節(jié) “基礎”課程主體性實踐教學的探索
一、主體性實踐教學的作用與原則
二、課內主體性實踐教學的類型
三、課外主體性實踐教學的類型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體性實踐教學的實施
第一節(jié) 課內主體性實踐教學
一、課內主體性實踐教學的特點
二、課內主體性實踐教學的原則
三、課內主體性實踐教學的評估
第二節(jié) 課外主體性實踐教學
一、課外主體性實踐教學的目的與任務
二、課外主體性實踐教學方法的主要形式
第三節(jié) “年級匯講”的組織形式
一、經(jīng)典閱讀
二、視頻展示
三、演講比賽
四、辯論賽
五、案例分析
六、時事研討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思想政治理論課網(wǎng)絡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與思考
第一節(jié) “互聯(lián)網(wǎng)+”推動大學生主體性實踐教學
一、“互聯(lián)網(wǎng)+”助力主體性實踐教學
二、“互聯(lián)網(wǎng)+”助力素質教育的優(yōu)勢
第二節(jié) 思想政治理論課網(wǎng)絡實踐教學的新探索
一、嚴肅游戲及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二、情商加油站的開發(fā)與應用
三、職場演兵的開發(fā)與應用
四、人才素質測評與培育虛擬仿真實驗室
第三節(jié) 網(wǎng)絡課程輔助主體性實踐教學
一、網(wǎng)絡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應用與實踐
二、“慕課”(MOOC)的調研與實踐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體性實踐教學的思考
附錄一 課內主體性實踐教學作品
附錄二 課外主體性實踐教學作品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