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一項系統(tǒng)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密切配合與有機聯(lián)結。為此,應當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系統(tǒng)性、針對性、實效性。概括地說,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問題有三類,即理論認識問題、教學方法問題、教師意識問題,分別關注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保障問題。根據(jù)這三類問題,《理論、方法與意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問題研究》分為三個部分,共設十章。
第一部分闡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相關理論認識問題,分別涵蓋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集中闡釋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創(chuàng)新及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歷史使命與當代價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定位及發(fā)展趨勢等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這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題目依次是:人學與科學:中國儒家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碰撞與融合。和諧價值觀:中國傳統(tǒng)和諧思想的弘揚與發(fā)展!顿Y本論》的理論特色與著述風格——兼析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區(qū)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歷史定位的基本坐標。
第二部分探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問題,具體闡釋教學體系、教學特性、教學模式、教學設計等方面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一部分包括第六至九章,各章題目依次是:完善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體系——在大學生中普及馬克思主義的思考,正確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特性及其關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實效的五個轉變。六問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突出問題導向的探索。
第三部分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主體意識問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關鍵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具有主體意識,履行主體責任,發(fā)揮主體作用,從而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提供堅實基礎和可靠保障。這一部分包括第十章,題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主體意識培養(yǎng)探析》。
譚順,男,生于1972年,山東淄博人,法學博士,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入選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主持山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名師工作室——譚順工作室。
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
主持完成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3項,出版專著<使用價值論》《中國經濟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機制》《中國消費不足特異性研究》《(資本論):歷史、理論與現(xiàn)實》,在《光明日報》《經濟學家》《經濟問題探索》《當代經濟研究》等報刊發(fā)表文章60余篇。
丁乃順,男,生于1981年,山東淄博人,法學博士,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主要研究方向:早期馬克思哲學、法蘭克福學派思想。主持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1項,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課題1項,出版專著《阿多諾道德哲學研究》,在《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思想與文化》《新疆社會科學》等報刊發(fā)表文章10余篇。
第一章 人學與科學:中國儒家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碰撞與融合
一、學說分野:人學與科學
二、學說特質:內斂與外張
三、改造方式:修身與革命
四、相遇中國:碰撞與融合
五、走向未來:傳承與創(chuàng)新
第二章 和諧價值觀:中國傳統(tǒng)和諧思想的弘揚與發(fā)展
一、弘揚與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
二、弘揚與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的“和為貴”思想,追求人與人的和諧
三、弘揚與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的“厚德載物”思想,追求人的自身的和諧
四、弘揚與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追求國泰民安、社會和諧
五、當代中國和諧價值觀的價值追求及實現(xiàn)
第三章 《資本論》的理論特色與著述風格
——兼析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區(qū)別
一、《資本論》是一部百科全書式著作
二、《資本論》具有鮮明的無產階級立場
三、《資本論》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guī)律
四、《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五、《資本論》的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
第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政治
經濟學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由資本主義經濟學向社會主義經濟學轉變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由發(fā)達政治經濟學向不發(fā)達政治經濟學轉變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由未來社會經濟制度構想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轉變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由重點關注社會變革向重點關注經濟發(fā)展轉變
……
第五章 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歷史定位的基本坐標
第六章 完善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體系
第七章 正確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基本特性及其關系
第八章 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實效的五個轉變
第九章 六問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突出問題導向的探索
第十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主體意識的培養(yǎng)探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