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書系攜手《人民教育》,傾力打造、全新奉獻
憑借著深厚的歷史財富、廣博的教育資源、深遠的影響力和良好的公信力,《人民教育》被譽為中國基礎教育刊,這樣的定位保證了本書的公正性。
《好校長是怎樣煉成的》中匯集了姚躍林、林衛(wèi)民、柳袁照等多位校長的管理智慧,為廣大一線學校管理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經驗。
?《好校長是怎樣煉成的》議題廣泛,校長價值領導力、課程變革、中層管理、學校危機管理、校長情懷等涵蓋了校長發(fā)展的方方面面,為一線校長乃至一線教師成長提供了指導。
推薦文章:
序
P39《校長,如何成為一名專業(yè)行政領導》
P89《如何扶正獎勵性績效工資政策》
P155《學校中層的自我定位》
P195《防治學生欺凌和校園暴力需綜合施測》
辦偉大的學校,做偉大的校長和教師翟 博
《人民教育》編輯部應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之邀,出版這套叢書,可喜可賀。創(chuàng)刊于1950年的《人民教育》雜志,積聚了深厚的歷史財富、廣博的教育資源、深遠的影響力和良好的公信力,被讀者親切地譽為中國基礎教育第一刊。近幾年來,《人民教育》雜志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方向性引領、專業(yè)化服務宗旨,著力引領讀者深入探討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一系列重大課題,并在理論和實踐層面作出回應,獲得讀者高度認可。其中,既有對教育現代化、立德樹人、教育公平、教育質量觀等重大理論問題的思考,也有校長領導力提升、學校辦學的新經驗,還有教師發(fā)展的新思路,更有最前沿的學習方式的引介,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從《人民教育》近幾年發(fā)表的文章中,精選、分類結集成冊,既充分發(fā)揮了文獻的長遠價值,便于讀者系統(tǒng)閱讀,也能夠更好地擴大傳播面。在當前轉瞬即逝的刷屏式海量、碎片閱讀背景下,高水平的專業(yè)文章更能夠幫助讀者聚焦關注點,提高閱讀的獲得感,提升專業(yè)水平。具體而言,《人民教育》精品文叢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叢書立足于新時代中國基礎教育的歷史使命,對重大教育課題和重點難點問題給出了豐富且可資借鑒的回答,是引領、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發(fā)展的珍貴文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論斷,為新時代基礎教育發(fā)展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處理好德與才的關系,解決好德與才相統(tǒng)一的問題;要讓學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深刻領會立德樹人的豐富內涵,認真探索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深入研究立德樹人的理論,是新時代給基礎教育提出的重大課題。在這一背景下,基礎教育需要切實承擔起一系列重大使命。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育全過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落實,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要植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培育文化自信和中國精神,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和學校教育全過程,在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傳承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要大力發(fā)展素質教育,樹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質量觀。要重新思考、踐行好學校、好校長、好老師的標準。堅持育人為本,轉變教育思想觀念,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校長和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從單純以學科考試分數為主要評價指標轉到全面發(fā)展的理念上來;從關注少數尖子生的發(fā)展轉到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上來;從過于強調統(tǒng)一步調轉到更多關注個性發(fā)展上來!度嗣窠逃肪肺膮玻钦驹诨A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最前沿,圍繞以上重大課題、重要使命,組織國內頂尖專家、優(yōu)秀校長教師,提供前沿思想理念和腳踏實地的解決方案!缎聲r代學校使命》一書,由社評和《人民教育》核心議題的前言構成,高度凝練了對當前教育問題的思考,包括教育自信、教育質量觀、核心價值觀教育、美育、教育活力,等等。《身體教育學》一書,力圖借助身體教育學這個最新概念,以整體的觀念來推動全面發(fā)展!逗诵乃仞B(yǎng)的中國實踐》一書,期待帶動整個基礎教育質量觀的變化,以適應未來對人才和教育的要求!睹5哪切┟孛堋芬粫,以活生生的案例來展示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yǎng)文化自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管理、課程、空間設計等諸多實踐路徑!哆可以怎樣學習》一書,聚焦近年來學生發(fā)展素養(yǎng)目標的變化,以全球視野介紹更廣闊、更多樣、更有效的學習方式。《好校長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專注于校長的價值領導力、課程領導力、教師領導力和溝通領導力等核心要素的實踐解讀。《老師,你為什么不再進步了》一書,關注教師的成長與高原期突破。《朝向心靈偉大的教師》一書,匯集教育界、文化界及商界名人的成長故事和教育故事,力圖為校長教師打開新的窗口,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教育。第二,叢書集中展現了中國教育實踐經驗與智慧,引導讀者建立和提升教育自信。中國教育質量迅速提升的一個重要秘密,就是中小學的每一堂課,都在努力體現國家戰(zhàn)略、國家意志,國家頂層設計與一線微觀實踐高度融通呼應。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對美好教育的熱烈追求,是中國教育成功的重要動力。縱觀中國基礎教育改革開放40年來的歷程,對美好教育的追求,成為教育發(fā)展、教育工作者改革創(chuàng)造的重要驅動力。這套叢書中提煉的好學校、好校長、好教師的改革經驗,無不是在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教育的殷切期盼。與時代潮流合拍,創(chuàng)造高品質的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經驗。近年來,中小學涌現了一大批好校長、好教師,就在于他們敏銳地抓住了時代發(fā)展的脈搏,大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yǎng),養(yǎng)成法治思維,涵養(yǎng)博大的精神世界,從宏觀上保障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正確方向。同時,近年來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關鍵突破點,是從主要關注教學方式層面的改進轉向學校整體層面的變革,體現了與新時代精神的密切呼應。從這套叢書中還可以看到如國家認同教育、核心價值觀教育、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學校文化、課程構建與優(yōu)化、選課走班制度等方面的具體操作經驗。這些都是我們的中小學扎根中國大地實實在在干出來的智慧結晶,是中國基礎教育之所以卓越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教育自信的來源,值得學校校長、教師認真研讀、借鑒。第三,叢書呼吁教育工作者乘著新時代的東風,辦偉大的學校,做偉大的校長和教師。偉大的學校,不是僅僅為升學服務的學校,而是要為學生未來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學校。美好生活,不僅意味著謀生就業(yè)能力,也意味著正確的價值觀,豐富的精神世界,厚重的家國情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健康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和諧的人際交往能力。偉大的學校,也不僅僅是學生成長的樂園,還應該是教師的人生幸福所在。教師的幸福與學生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只有當教師從心底里認同教師職業(yè),才能真正參與到學生的成長之中,也才能獲得自身職業(yè)價值的實現,收獲作為教師的幸福。偉大的學校,善于激發(fā)教師的職業(yè)熱情,幫助教師獲得成就感。這也是《名校的那些秘密》等書揭示的秘密所在。偉大的校長,其領導力不僅體現在過硬的政治素質、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上,還體現為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更要有教育的定力,習慣于擇高處立,尋平處坐,向寬處行,務實,求穩(wěn),但內心卻向往教育的理想,一切為了民族的未來。偉大的校長,是善于成就教師的校長。李烈感言:當我哪一天不再做校長時,如果老師們在背后這樣說:李烈當校長的時候,我們是真的在快樂地工作著,那就是對我最高的褒獎了。偉大的校長還應是優(yōu)秀的學習者,善于在繁忙的事務間隙,終身學習,反思完善。在工作中,偉大與平庸的區(qū)別往往在于能否不斷注入生命的激情,能否不斷發(fā)現心靈偉大的教師和存在無限發(fā)展?jié)撃艿暮⒆印ゴ蟮慕處,首先是一個精神燦爛的人。教師是深度參與學生精神生活的引領者。無論是做四有好老師,還是做好引路人,教師自身的精神修養(yǎng)是前提,這包括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修養(yǎng)、對豐富個性的包容、對人的發(fā)展性的充分認識、傳遞正能量的意識和能力、溝通的藝術、自我情緒管理,等等。善于發(fā)現美是他們共同的特質。他們還是一群積極回應環(huán)境的人,能夠敏銳地發(fā)現新問題,通過學習、思考、行動來調整自己,跟著時代一同進步。這些偉大教師的特質,讀者可以從《老師,你為什么不再進步了》《朝向心靈偉大的教師》等書中充分感受。中國社會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社會轉型、技術變革等都給基礎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教育工作者如何看待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考驗著我們隊伍的素質,更考驗我們的學習能力。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才能使領導和決策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愿讀者在這套叢書中,能夠充分感知新時代對我們提出的使命和要求,了解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基本脈絡,把握學校辦學的正確方向和科學規(guī)律,發(fā)展和培育偉大學校、偉大校長、偉大教師成長的基因,立志辦偉大的學校,做偉大的校長和教師,為偉大的時代貢獻自己的價值。2018年7月(作者系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
總序 辦偉大的學校,做偉大的校長和教師 翟 博 1
序 新時代呼喚更多的好校長 毛亞慶 7
輯一
校長的價值領導力從何而來
守護教育的良心 厲佳旭 3
辦一所學生喜歡的學校 姚躍林 8
叩問教育的本質 朱祥烈 11
我有一個芽與露的夢想 王淑芳 14
我為什么越來越不會當校長了 柳袁照 17
校長如何實現價值引領 翁光明 22
校長的價值領導力從何而來 曾祥瓊 27
如何走出辦學理念誤區(qū) 孔凡哲 32
輯二
把校長當作一門學問來做
校長,如何成為一名專業(yè)行政領導 林衛(wèi)民 39
校長職級制改變了校長生態(tài)環(huán)境 李升全 44
從職務向職業(yè)的轉身 張景和 48
把校長當作一門學問來做 周 穎 52
校長的學科專業(yè)追求會提升管理含金量 周 婷 56
校長應堅持自己的學科專業(yè)追求 李 丹 60
管理才是校長的第一專業(yè) 李建華 63
輯三
從行政思維轉向法治思維
從行政思維轉向法治思維 封留才 69
法治思維更多地體現為制度管理 祝 郁 71
以師生合法權利制約校長權力 丁莉莉 75
一部好章程,一所好學校 喬錦忠 79
每位教師都是章程的制定者和受益者 張浩強 83
輯四
誰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如何扶正獎勵性績效工資政策 周 彬 89
績效考核該如何避免流于形式 陳松信 95
績效工資考驗校長的管理智慧 張洪鋒 99
莫讓新事物成為學校發(fā)展的羈絆 賴高明 102
走出單一評價教師的困局 吳國平 105
誰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以完全組閣制化解學校管理難題 周 華 109
輯五
用課程改變學校
使核心素養(yǎng)落地是校長課程領導力的重要標志 任學寶 119
從學生真實生活出發(fā)建設課程 周 穎 124
當學校課程走向深度建構 楊培明 130
用課程改變學校 羅樹庚 136
輯六
溝通就是一種領導力
溝通就是一種領導力 趙桂霞 145
中層干部,該不該中規(guī)中矩 薛元榮 151
學校中層的自我定位 羅剛淮 155
中層如何更卓越 段安陽 159
我如此投入,怎么還有這么多抱怨 沈茂德 163
輯七
檢查評比:從被動應付轉化為主動
應對
管得太具體,教育沒希望 陳立群 171
由被動應付轉化為主動應對 貢和法 174
期待科學民主地評教 李 軍 177
檢查評比應成為學校發(fā)展、學生成長的助推器 段安陽 180
回歸教育檢查評比的初心 張洪鋒 184
將檢查評比融入學校生活 王文英 188
輯八
學校危機管理2.0版
防治學生欺凌和校園暴力需綜合施策 俞偉躍 耿 申 195
家校糾紛中,應如何給學校賦權、確權 侯春平 200
站在互聯網風口的家校關系如何處理 林衛(wèi)民 207
網格化管理:提升學校危機事件處置能力 鄧加富 213
輯九
教育公平:校長的情懷與擔當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教育集團治理的基礎
管 杰 李金棟 王志清 黃 京 219
要鼓勵集團內學校個性發(fā)展 汪培新 226
打破信息不對稱 厲佳旭 232
化博弈為雙贏 葉翠微 235
從不需選到不怕選 周 婷 237
輯十
管理標準時代,校長如何走向專業(yè)化
《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怎么用 吳穎惠 241
管理標準時代:從經驗式、碎片化邁向規(guī)范化、
科學化 任國平 246
做好高中校長,能力為重 沈玉順 251
專業(yè)的校長專在哪里 林衛(wèi)民 255
堅持標準,還要超越標準 柳袁照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