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情感》寫于18世紀美國一次大覺醒運動期間。當時的宗教復(fù)興出現(xiàn)了種種虛假的現(xiàn)象,許多所謂的信徒并沒有表現(xiàn)出真正的宗教情感。作者愛德華茲在《宗教情感》中詳細描述了大覺醒中的不同情感表現(xiàn),對宗教情感的真?zhèn)巫龀隽嗣翡J的辨析;同時闡述了真宗教情感的十二種特征,指出真宗教的本質(zhì)在于擁有“圣潔的情感”或“恩典的情感”。該書在今天的中國教會依然具有極大的指導(dǎo)意義。
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1703-1758),被公認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xué)家和神學(xué)家,曾任新澤西大學(xué)(后來的普林斯頓大學(xué))校長。他的著述除了《宗教情感》之外,還有《意志的自由》、《真美德的本質(zhì)》、《救贖的歷史》等,編著有《布雷納德的生平與日記》。
中譯本導(dǎo)言
引言
第一部分
情感的本質(zhì)及其在宗教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
無法證明宗教情感是否出于恩典的一些現(xiàn)象
一、宗教情感熱烈
二、生理反應(yīng)強烈
三、善于談?wù)撟诮?br />四、情感源于外界
五、情感伴隨經(jīng)文
六、情感包含愛意
七、多種情感交織
八、宗教體驗順序
九、參加宗教活動
十、開口贊美上帝
十一、確信自己得救
十二、人際關(guān)系良好
第三部分
恩典情感和圣潔情感的明顯標志
一、圣靈特殊的感動
二、上帝本身的美好
三、宗教的道德之美
四、圣靈的光照
五、屬靈的確信
六、福音的謙卑
七、人改變本性
八、基督的性情
九、溫柔的心靈
十、圣潔情感具有美感
十一、圣徒渴望更加屬靈
十二、一生追求圣潔行為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