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出版工程--新型納米材料與器件
定 價:99.8 元
叢書名:“中國制造2025”出版工程
當前圖書已被 24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王榮明、潘曹峰、耿東生 等 編著
- 出版時間:2020/12/1
- ISBN:9787122373007
- 出 版 社: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B383
- 頁碼:335
- 紙張:
- 版次:01
- 開本:16開
納米材料與器件既是高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 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本書在介紹納米材料基本概念和特征的基礎上, 重點介紹了納米信息材料、納米能源材料、納米生物醫(yī)用材料、納米氣敏材料及納米器件在各領域的應用; 此外, 還詳細說明了納米加工技術與納米器件制備, 以及納米器件在智能生活、清潔生活、健康生活中的各種應用。全書內(nèi)容既貼近生活, 又反映了納米高科技領域的技術前沿, 幫助讀者全面了解納米材料與器件的各項應用技術。
本書可供納米材料、新材料領域的研發(fā)人員、技術人員閱讀, 也可供相關專業(yè)的院校師生參考。
王榮明,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數(shù)理學院院長。1991年和199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物理學系,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97年在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獲博士學位后留院工作,2002年3月起任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2005年10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14年起任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航空航天材料、納米材料等先進材料的微結構與性能的相互關系研究,近年來主要從事磁性納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微結構和特性研究。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國防科技預研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課題、973、863等20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
在Phys. Rev. Lett.、Nano Lett .、Adv. Mater.、J. Mater. Chem.、Appl. Phys. Lett.、Nanoscale、J. Phys. Chem.、New J. Phys等刊物發(fā)表SCI論文100余篇,EI論文近百篇,被SCI論文他引2500多次,論文引用H因子為29;合著2部,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8項。
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航空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國防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等科技獎勵6項。
第1章 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概述 1
1.1 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 1
1.1.1 納米材料的定義 2
1.1.2 納米材料的發(fā)展史 4
1.1.3 納米技術的定義 6
1.1.4 納米技術的發(fā)展歷程 7
1.2 常見的納米材料、納米技術 8
1.2.1 典型結構納米材料 8
1.2.2 不同功能納米材料 11
1.2.3 典型納米技術 13
1.3 納米材料的特殊效應 15
1.3.1 量子尺寸效應 15
1.3.2 小尺寸效應 17
1.3.3 表面效應 17
1.3.4 宏觀量子隧道效應 18
參考文獻 19
第2章 納米材料的合成與表征 21
2.1 納米材料的常見合成方法 21
2.1.1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 21
2.1.2 機械加工法 22
2.1.3 氣相法 25
2.1.4 液相法 34
2.1.5 分子束外延法 49
2.1.6 納米材料的表面修飾 50
2.1.7 自組裝法 53
2.2 納米材料的常見表征方法 58
2.2.1 X射線衍射分析 58
2.2.2 掃描電子顯微分析 59
2.2.3 透射電子顯微分析 62
2.2.4 掃描探針顯微分析 66
2.2.5 拉曼光譜分析 67
2.2.6 電子能量損失譜分析 69
2.2.7 原子力顯微分析 70
2.2.8 激光粒度分析 73
參考文獻 75
第3章 納米信息材料 77
3.1 半導體納米材料 77
3.1.1 半導體納米材料簡介 77
3.1.2 半導體納米材料的特性 78
3.1.3 常見的半導體納米材料 80
3.1.4 半導體納米材料的應用 84
3.2 納米光電轉換材料 85
3.2.1 光電轉換特性 85
3.2.2 納米結構與光吸收 87
3.2.3 納米結構與電子傳輸 89
3.2.4 常見的納米光電轉換材料 89
3.2.5 納米光電轉換材料的應用 96
3.3 納米信息存儲材料 100
3.3.1 高密度電信息存儲 100
3.3.2 高密度光信息存儲 101
3.3.3 多功能存儲 103
3.3.4 納米材料與光電高密度信息存儲 103
3.4 有機光電納米材料 106
3.4.1 有機光電納米材料簡介 106
3.4.2 有機光電納米材料的優(yōu)勢 107
3.4.3 有機光電納米材料的應用 107
3.5 新型納米材料 108
3.5.1 碳基納米材料 108
3.5.2 量子點材料 113
3.5.3 新型二維納米材料 117
參考文獻 127
第4章 納米能源材料 132
4.1 納米材料在能源領域的應用與優(yōu)勢 132
4.2 氫能源納米材料 132
4.2.1 活性炭儲氫材料 133
4.2.2 合金儲氫材料 134
4.2.3 配位氫化物儲氫材料 135
4.2.4 有機液體氫化物儲氫材料 136
4.3 電化學能源納米材料 136
4.3.1 鋰離子電池材料 137
4.3.2 超級電容器材料 138
4.4 太陽能電池納米材料 140
4.4.1 納米減反射薄膜 141
4.4.2 納米硅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 142
參考文獻 143
第5章 納米能源器件 144
5.1 納米能源器件概述 144
5.2 納米發(fā)電機 146
5.2.1 納米發(fā)電機簡介 146
5.2.2 壓電納米發(fā)電機 147
5.2.3 摩擦納米發(fā)電機 160
5.3 納米儲能器件 172
5.3.1 納米儲能器件簡介 172
5.3.2 納米材料電池 173
5.3.3 超級電容器 175
5.4 納米能源器件集成與應用 177
5.4.1 納米能源儲存與管理系統(tǒng) 177
5.4.2 摩擦納米發(fā)電機在自驅(qū)動系統(tǒng)中的應用 178
5.4.3 摩擦納米發(fā)電機與藍色能源 181
參考文獻 185
第6章 納米生物醫(yī)用材料 187
6.1 生物醫(yī)用材料概述 187
6.2 生物醫(yī)用材料的分類與應用 187
6.3 納米生物醫(yī)用材料的分類與應用 188
6.3.1 納米生物醫(yī)用材料的分類 188
6.3.2 納米生物醫(yī)用材料的應用 188
6.4 納米生物醫(yī)用材料的發(fā)展趨勢 193
參考文獻 194
第7章 納米加工技術與納米器件制備 196
7.1 納米加工技術 196
7.1.1 光刻技術 196
7.1.2 直寫技術 199
7.1.3 納米壓印技術 202
7.1.4 噴墨打印技術 205
7.1.5 聚焦離子束加工技術 208
7.2 納米器件制備工藝 212
7.2.1 磁控濺射 212
7.2.2 真空蒸鍍 215
7.2.3 微納刻蝕 219
7.2.4 脈沖激光沉積 224
7.2.5 自組裝納米材料加工 227
7.3 納米材料在器件制備領域的優(yōu)勢 231
7.3.1 摩爾定律與器件集成 232
7.3.2 量子效應與新型器件 236
7.3.3 表面效應與傳感器 241
7.3.4 納米器件生物兼容性 243
參考文獻 247
第8章 納米氣敏材料與納米氣敏傳感器 253
8.1 納米氣敏傳感器的分類 253
8.2 納米氣敏材料 254
8.2.1 金屬氧化物 254
8.2.2 石墨烯 273
8.2.3 有機高分子 279
8.2.4 貴金屬 283
8.2.5 新型二維材料 287
8.2.6 納米氣敏傳感器的應用 291
參考文獻 297
第9章 納米器件與智慧生活 305
9.1 智慧生活 305
9.1.1 納米器件與物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 305
9.1.2 納米器件與機器人 309
9.2 清潔生活 314
9.2.1 納米自清潔材料簡介 314
9.2.2 自清潔原理 315
9.2.3 提高自清潔活性 316
9.2.4 納米自清潔材料的應用 317
9.2.5 納米自清潔材料的制備方法 318
9.3 健康生活 319
9.3.1 納米器件與精準醫(yī)療 319
9.3.2 納米器件與電子皮膚 323
參考文獻 328
索引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