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小景(由佛經改寫的純美寓言故事。沈從文親自編選校訂!伴_明書店版”內地絕版70余年后原貌再現(xiàn)。附贈沈從文書法集字書簽
定 價:38 元
這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收錄了《月下小景》《扇陀》等9篇小說,外加《題記》共10篇。新十日談,是作者為本組浪漫故事所取的總名稱,以示近于而又異于薄迦丘的《十日談》。除題記外,各篇本事均采自佛經故事,經作者匠心巧運,恣意鋪排,注入諧趣后,一一指向了現(xiàn)實生活,讀之,饒富興味。
★以1940年代開明書店版沈從文著作集為底本,作者親自編選校訂★內地絕版70余年后原貌再現(xiàn)★沈從文曾在上海生活書店初版本的《邊城》上標注全集付印時宜用開明印本★中國版《十日談》,采自佛經的純美寓言故事,清新而獨特★收入《月下小景》《扇陀》等九篇小說,加《題記》共十篇★隨書贈送清雅書簽
題記
這只是些故事,除篇《月下小景》在外,本事全部分出自《法苑珠林》所引諸經。我因為在青島大學里教小說史,對于六朝志怪,唐人傳奇,宋人白話小說,在形體方面,如何發(fā)生長成,加以注意,覺得提到這個問題的,有所說明,皆不詳盡,使人惑疑。我想多知道一些,曾從《真誥》《法苑珠林》《云笈七簽》諸書中,把凡近于小說故事的記載,掇輯抄出,分類排比,研究它們記載故事的各種方法,且將它同時代或另一時代相類故事加以比較,因此明白了幾個為一般人平時所疏忽的問題。另外又因為抄到佛經故事時,覺得這些帶有教訓意味的故事,篇幅雖極短,卻常在短短篇章中,能組織極其動人的情節(jié)。主題所在,用近世眼光看來,與時代潮流未必相合。但故事取材,上自帝王,下及蟲豸,故事布置,又常常恣縱不可比方,只據支配材料的手段組織故事的文體而言,實在也可以作為大眾文學,童話教育文學,以及幽默文學者參考。我有個親戚張小五,年紀方十四歲,就在家中同他的姐姐哥哥辦雜志,幾個青年小孩子,自己寫作,自己鈔印,自己裝訂,到后還自己閱讀。也歡喜給人說故事,也歡喜逼人說故事。我想讓他明白一千年以前的人,說故事的已知道怎樣去說故事,就把這些佛經記載,為他選出若干篇,加以改造,如今這本書,便是這故事一小部分。本書雖署明輯自某經,其實則只可說是就某經取材,重新處理。不過時下風氣,抄襲者每每諱言抄襲,雖經明白摘發(fā),猶復強詞奪理,以飾其跡,其言雖辯,其丑彌增。張家小五是小孩子,既歡喜作文章,受好作品影響的機會必多,我的意思,卻在告他:說故事時,若有出處,指明出處,并不丟人。且希望他能將各故事對照,明白死去了的故事,如何可以變成活的,簡單的故事,又如何可以使它成為完全的。中國人會寫小說的仿佛已經有了很多人,但很少有人來寫故事。在人棄我取意義下,這本書便付印了。二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青島。這些故事照當時估計,應當寫一百個,因此寫它時前后都留下一個關節(jié),預備到后來把它連綴起來,如《天方夜譚》或《十日談》形式。但我的時間精力不許我那么辦,到后來不特不便再寫下去,即如寫成了陸續(xù)在《新月》《現(xiàn)代》發(fā)表的幾篇。想把文字修改整齊一下也不容易,就匆匆付印了。這是這本書內容前后不大接頭的原因,F(xiàn)在過了三年,這本書還是只能在字句間秩序上略微改動情形下付印,心中很覺得難受。
原名沈岳煥,字崇文。湖南鳳凰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文物研究專家。代表作有小說集《邊城》《長河》《蕭蕭》《月下小景》《八駿圖》,散文集《從文自傳》《湘行散記》《湘西》等。1924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1928年以后,先后在上海、武漢、青島、北京等地大學任教,同時寫作不輟。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物特別是服飾史的研究,1981年出版《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月下小景 尋覓 女人 扇陀 愛欲 獵人故事 一個農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