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科學 : 威廉· 惠威爾擘畫英國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轉向
定 價:180 元
1、狹義專業(yè)讀者:科學歷史哲學、維多利亞時代觀念史新經典著作。2、普適科學、科學文化、科學教育從業(yè)者:首次從源頭揭示科學家名稱創(chuàng)制與輾轉接受的觀念歷程,呈現(xiàn)元科學家角色與重塑現(xiàn)代國家科學實力和創(chuàng)新文化的關系,19世紀劍橋大學現(xiàn)代科學教育改革。3、當代通識教育和戰(zhàn)略科學家與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成長讀本:全書用基于全類型文本脈絡的觀念、對話和爭論,揭示惠威爾全身心投入54載科學職業(yè)生涯,前瞻開創(chuàng)元科學事業(yè)典范,成長為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科學界公認全才領袖的智識歷程。
威廉·惠威爾,劍橋大先生,法拉第永遠的先生,德·摩根、達爾文、開爾文勛爵的大學業(yè)師,一位數學家-物理學家-地質學家-神學博士-建筑史家-科學史家-哲學家-古典學家和詩人,畢生酷愛騎馬和登山。重新定義培根式歸納科學,孤勇開創(chuàng)現(xiàn)代元科學事業(yè)。異稟才俊,科學國士,開啟英國第二次科學革命。
威廉·惠威爾,現(xiàn)在被認為是第一位系統(tǒng)論述科學歷史哲學(HPS)的學者。本書表明,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早期,科學和科學家的社會地位與智識地位仍是飽受爭議的重要問題,他如何在這種語境中全身心投入元科學批評事業(yè)。在創(chuàng)制諸如正極(anode)、負極(cathode)、物理學家(physicist)、科學家(scientist)等術語的過程中,惠威爾的貢獻不僅在于創(chuàng)制了科學詞匯,更創(chuàng)造了我們今天討論科學時運用的這種語言。惠威爾關心的科學本質,具有最廣義的基礎科學的歷史、精神氣質、形而上學基礎,科學的宗教、教育與社會寓意,以及科學實踐者的智識與道德傳記。關于這些議題的爭論,曾經在一種由書籍、期刊、信件、布道會構成的公共論壇上展開。在這些爭論中,惠威爾是重要但非唯一的參與者;不過,相較于約翰·赫歇爾、大衛(wèi)·布儒斯特,惠威爾更加努力證明自己作為一位元科學評論家的角色,與此同時,他還建立了關于科學歷史和哲學的特定語言和多種概念;萃柕墓ぷ鞑粌H旨在努力定義科學,而且他要厘清自己的職業(yè)是擔當先鋒的科學批評家。
作者:楊理查(Richard Yeo,1948-),澳大利亞格里夫斯大學文化與歷史學院科學歷史哲學專業(yè)榮休教授。著作廣及17-19世紀科學的社會與智識思想史領域,主要研究議題包括自然神學、培根主義、科學權威性和威廉·惠威爾的科學事業(yè)。早年任教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在悉尼大學從事歷史與心理學研究期間,完成博士學位論文《自然神學與英國知識哲學1819-1869》(1977)。合作主編《科學方法的政治與修辭:歷史研究文集》(1986)、《講述科學人生:科學傳記論文集》(1996)。2014年出版專著《筆記檔案·英國才俊·早現(xiàn)代科學》。譯者:姚雅欣,1971年生,哲學博士,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所教師!渡鐣J識論》中文版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