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審美特性
本書是盧卡奇關于美學和文藝學的集大成之作。書中以日常生活作為美學的本體論基礎,從馬克思主義反映論、實踐論和生存論的視角對審美和藝術做了系統(tǒng)的考察,成為國外闡釋性美學的一種范本。書中堅持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tǒng)一,對藝術和審美的起源、審美的目標和結構本質、藝術創(chuàng)作和接受的心理學及美學原理以及藝術的社會效應做了獨到的剖析,并且指出,藝術具有反拜物化的使命,它要在他律與自律的博弈中,發(fā)揮人類自我意識的功能。作者認為人們社會生活中各種存在形式、以及它們間的關系處于第一性,而人們的心理和意識居于第二性,這些會隨社會發(fā)展而產生變化。藝術既模擬、模仿了現(xiàn)實,又體現(xiàn)和激發(fā)人們的情感;審美活動來源于勞動,其主觀因素在擬人化的特征中獲得表現(xiàn)。因此藝術和審美的對象無不是人的世界,同時是人們精神的外化,是內在心理、外在世界的有機統(tǒng)一,它融合著情感,具有反映普遍性的特殊性。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