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林馥泉(19131982),生于福建惠安,后隨父遷徙晉江。中學畢業(yè)后到上海立達學園攻讀農村教育科。1936年考入福建省農教師資訓練所,畢業(yè)后出任永安縣建設科長,后期調任福建省農業(yè)改進處農事試驗場技士兼總務主任。1940年3月調任福建示范茶廠擔任技師,并任武夷直屬制茶所主任,從事武夷茶的調查與研究。1941年應泉州民生農業(yè)學校之聘請擔任教職,未幾獲得福建省政府甄送福建農學院進修。隨后又被任命為石獅鎮(zhèn)鎮(zhèn)長,政績突出。
抗戰(zhàn)勝利后,林馥泉被遴聘赴臺灣,參與接收臺灣農業(yè)部門相關產業(yè),擔任技正,并兼任臺灣省茶葉傳習所所長、臺灣省農林公司茶葉分公司臺北第一精制廠廠長,致力于茶葉生產研究和茶葉人才培訓。1951年,受聘為臺灣區(qū)制茶工業(yè)公會總干事。此外,林馥泉推動中國功夫茶館的成立,弘揚中國茶道,主講茶藝講座。編著《武夷茶葉之生產制造及運銷》《烏龍茶及包種茶制造學》《臺灣制茶業(yè)手冊》《陸羽〈茶經〉白話注釋》《識茶入門》《茶的種類》《選茶·泡茶》《茶品質鑒定》《茶之藝》等,另有《武夷巖茶的采制》《老長工漫談茶事》《當前的臺灣茶業(yè)問題》等文章。
校注者簡介
劉寶順,福建武夷山人,高級農藝師,國家一級評茶師,武夷山市茶葉專家人才庫(審評專家組)成員,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制作技藝傳承人。曾任武夷山市茶葉科學研究所所長。曾獲全國農牧漁業(yè)豐收獎二等獎、武夷山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南平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在《中國茶葉》《福建茶葉》《茶業(yè)通報》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出版《中國十大茶葉區(qū)域公用品牌之武夷巖茶》等著作。
葉國盛,福建尤溪人,任教于武夷學院茶與食品學院,國家一級評茶師,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武夷山市茶葉專家人才庫(茶文化藝術型)成員。發(fā)表茶文化相關論文十余篇,出版《武夷茶文獻輯!贰吨袊糯栉膶W作品選讀》《學茶入門》《茶經導讀》《宋代點茶文化與藝術》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