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除了要提升教師本身的素質(zhì)外,更重要的是排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厭倦情緒,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與保證。本書首先對學習倦怠進行界定,并分析影響學習倦怠的因素;進而研究英語學習倦怠及英語學習情感障礙;接著探討倦怠情緒的表現(xiàn),包括動機的衰退、焦慮的產(chǎn)生、拖延的出現(xiàn):最后從教師、學生、學校三個
本書語法體系完整,語言素材貼近德語文化圈的實際生活。在全面培養(yǎng)學習者德語能力的同時,加強對德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書中不僅配有大量的音、視頻資源,而且著重引導學習者運用所學內(nèi)容進行自我表達和交流互動。還兼顧學習者對各類德語能力考試的備考需求,提供針對歌德語言證書、telc和?SD等考試的題型練習。
本書以認知語言學的“原型范疇理論”為基礎,提出“事實性”“因果性”“假定性”“時間性”“條件性”“期待性”等相關概念,對日語條件句進行多層范疇的細分、原型的界定,通過“典型事件認知模型”和“舞臺認知模式”對日語條件句的多義用法進行分析,構建了一個多層次的,具有一定連續(xù)性、動態(tài)性和多維性的日語條件句多層范疇語義模型。并通
本書按照看圖聽題、問答、對話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編排。按照每天30分鐘劃分試題,30天練就超強“英語耳”。針對聽力難點、關鍵詞匯和語法逐一點撥。
詞塊作為語篇構建的基本單位之一,在語言產(chǎn)出尤其在英語學術寫作中承擔著重要的語篇功能。目前已有的研究鮮有從篇章組織和語篇結構的層面對比英語本族語作者和中國作者學術寫作中的詞塊使用。本書基于Sinclair的詞匯語法理論和Halliday的語言元功能理論,使用中介語對比分析法考察英語本族語作者和中國作者在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人文英語系列教材”的編寫,既是我國當前一流學科建設、一流專業(yè)建設、一流課程建設、一流教材建設的大形勢下自然生發(fā)的教學改革行動,也是對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內(nèi)在要求的必然回應。本系列教材中的《綜合英語》共6冊,每冊12個單元。本冊為“綜合英語”第2冊,分為歷史、藝術等內(nèi)容。
《國際音標與語音語調(diào)全攻略》首先通過26個英語字母與48個國際音標的詳細介紹,讓讀者準確掌握正確的英語發(fā)音,提高發(fā)音的準確性。本書以音標對比為特色,分別舉例演示。一部分跟著原音影視學發(fā)音,通過國外影視劇中的鮮活人物對話,將章節(jié)中要學習的音標融合其中,既生動又形象。第二部分是從發(fā)音方法、發(fā)音模特、發(fā)音組合、單詞代言、句子
本套書以下一代科學標準(NGSS)和核心知識序列(CKS)為研發(fā)基準,從物理、生命、空間和地球科學,幫助孩子們建立所有領域之間的聯(lián)系,為孩子打造系統(tǒng)性的科學知識讀物。本系列閱讀年齡段從3歲(N)到10歲(G3),通過詞匯數(shù)量、詞匯難度、句式結構難度、科學主題等分級邏輯,專為學前、幼小銜接及低年級的孩子研發(fā),學習英語的同
本書以下一代科學標準(NGSS)和核心知識序列(CKS)為研發(fā)基準,從物理、生命、空間和地球科學,幫助孩子們建立所有領域之間的聯(lián)系,為孩子打造系統(tǒng)性的科學知識讀物。本系列共分為六級(N、K1、K2、G1、G2、G3)由108本非虛構科普讀物構成,閱讀年齡段從3歲(N)到9歲(G3),藍思指數(shù)從0L-600L,通過詞匯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