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金志明,編審,曾任上海教育報刊總社副社長、總編輯。上海老城廂是“最初上!,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文化文脈,見證了滄海與桑田的變遷,是上海城市發(fā)展變遷的見證者。本書圍繞“老城廂與戲劇”主題,約請專家學者梳理老城廂戲劇藝術發(fā)展歷史、藝術門類、代表人物以及藝術成就,反映上海老城廂與上海戲劇藝術發(fā)展的傳
《美麗渭濱》是以介紹渭濱區(qū)悠遠的人文歷史、淳樸的民俗傳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為主要內容的文化讀本,全書抓住渭濱地方文化中具有特色的內容和亮點,通過典型事例和材料進行具體、深入介紹,力求用簡潔平實的語言、生動活潑的內容,加深讀者對渭濱地方文化的了解。書中包含久遠厚重的歷史文化,豐富深邃的人文內涵,以及承古開新、開放包
盛京是清朝時期東北疆域的政治中心,其政治地位的轉變在清朝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歷代也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對盛京城進行了研究。本書稿系統梳理了1911年至今海內外盛京相關研究成果及基本史料,內容涵蓋“整體研究概述”“專題研究概述”“檔案文獻概述”“地方志概述”等,是對盛京相關研究的一次詳細歸納與整理。通過本次整理,
本書是基于漢民系傳統村落景觀的多類型元素、多維度功能、多空間層級、多文化內涵的特性,通過建構“生態(tài)、生產、生活”三生景觀融合的研究體系與多空間尺度的分析框架,并采用了從“景觀區(qū)劃-傳統村落群單元-典型傳統村落”的多空間尺度傳統村落三生景觀分析框架,以期系統化地解讀民系傳統村落景觀。通過將三大漢民系民系形成歷程、社會制度
臺州市歷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武德五年(622年),置臺州,以境內有天臺山而得名,臺州之名自此始。1949年10月,第六專區(qū)改稱臺州專區(qū);1978年10月,改稱臺州地區(qū);1994年8月,撤銷臺州地區(qū),設立地級臺州市。臺州市素以佛宗道源享譽海內外,是佛教天臺宗和道教南宗的發(fā)祥地!杜_州城記》以臺州市區(qū)
臨海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唐以后一直是臺州府治,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素有“小鄒魯”“文化之邦”美譽,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宋代時曾被文天祥贊曰:“海山仙子國,邂逅寄孤蓬,萬象圖畫里,千巖玉界中!北緯远巫芋w的形式,從細節(jié)破題,生動形象地描繪臨海的歷史掌故、地理節(jié)氣、市井習俗、民風民情等,配以55幅
本書為石峪鎮(zhèn)志編纂委員會組織專家編纂的志書,篇目設置30章162節(jié),上限1996年,下限2016年,個別內容延至2021年。全面、客觀地記述了1996年至2016年石峪鎮(zhèn)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情況以及取得的各項成績,突出新時代特色和地方文化。書稿體例沿襲前面志書的體例和結構,體例科學、結構嚴謹,數據準確
本書是一部介紹中國當代文明的著作。全書通過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了1949年至今,農業(yè)、經濟、交通、科技、新能源、航空、藝術、生態(tài)等方面的發(fā)展變化,展現了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的波瀾壯闊的文明畫卷,創(chuàng)造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本書借助相關知識的鏈接和擴展閱讀,
本書是一部介紹夏商周時期中華文明的著作。夏商周三代是中華文明初步定型的時期,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古老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榮的時期,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文化成就,在生產方式、社會結構、思想文化各個領域,開拓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歷史發(fā)展之路。本書通過優(yōu)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了夏商周三代文明,包
《朗霞街道志》為一部志書,系統地梳理和記錄了位于余姚市西北平原的朗霞街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的歷史變遷,提供了豐富的統計數據和信息,展現了朗霞街道的基本情況和發(fā)展成果!独氏冀值乐尽凡粌H是一部街道歷史記錄,更是一部為地方發(fā)展服務的工具書。它記錄了街道的自然環(huán)境、人口結構、經濟狀況等信息,為政府決策提供了依據,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