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湯因比的歷史觀中,宗教占據(jù)著特殊的地位。他認為宗教對于認識人類本性、糾正人類的自我中心是必不可少的。本書是湯因比論宗教與社會關(guān)系的著作,可以說集中囊括了他全部的宗教思想。全書分兩部分,分別是“高級宗教的萌芽”和“宗教在西方化的世界”,從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宗教在世界歷史及文明史中的重要作用,探討了宗教的起源、本質(zhì)及其與其
近年來,隨著文化事業(yè)的復興,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也愈發(fā)其眾了。道教文獻以其五彩繽紛的奇姿,嬴得了中外人士的矚目,確焉有待于深掘的寶藏。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和齊魯書社的同志,在此類書感到匱乏之際,聯(lián)手印出了久負盛名的《云笈七簽》。這部素享『小道藏』『道教小百科』美譽的名著編于北宋。張君房在輯成宋藏《大宋天宮寶藏》
《宗教學是什么》以通俗淺顯的語言介紹了宗教學這門新興的、交叉性或綜合性的人文學科。為了捕捉宗教學這門年輕學科特有的“少年思想氣象”,作者沒有面面俱到,而是別有新意地濃筆重書“幾個理論分支”和“一個核心問題”!皫讉理論分支”:宗教人類學、宗教社會學、宗教心理學、宗教語言學和宗教文化學;“一個核心問題”:宗教的本質(zhì)是什么
媽祖信仰是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間信仰之一。莆田作為媽祖的故鄉(xiāng)地,出版這本圖書具有特別的意義!秼屪嫖幕逃耪摗饭簿耪,由莆田學院教材編寫小組撰寫完成。主要內(nèi)容包括媽祖與媽祖文化、媽祖文化與中國海洋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構(gòu)建和諧社會、與海上絲綢之路等。
壯族民間有多種多樣的信仰。譬如始祖神崇拜、蛙崇拜、銅鼓崇拜、莫一大王崇拜、婭汪信仰、龍母信仰、馬援信仰與李將公信仰等。圍繞著這些民間信仰,在壯族民眾中流傳著許多相關(guān)的傳說。 有某種民間信仰,往往就有與該信仰相應的許多傳說在民間流傳。信仰催生民間傳說,傳說強化民間信仰,二者互為因果。民間傳說與民間信仰關(guān)系密切,它們
本書分為年度聚焦、圓桌討論、專題研究、比較研究和史料精選五個欄目,收錄了《準確把握堅持基督教中國化方向中的五個關(guān)系》、《探索基督教“中國化”之路》、《民國時期華西基督教聯(lián)合機構(gòu)的本色化》等文章。
本書整理釋譯了全國二十二所佛教名山勝地的寺志,對二十二所著名寺廟的歷史與文化作了全面細致的介紹,讓人能更好地了解中國古寺廣博的文化功能。
空理是將近八百卷般若經(jīng)的精華,是佛學的核心和特質(zhì)。佛教哲學中的空理多彩多姿,本書從文學、哲學、科學各個不同角度,引領(lǐng)我們進入空的哲學世界。本書還收錄有道安法師其他精彩的佛理研究文字。
本書分兩大部分,即禪話與凈話。作者以歷代禪凈兼修的大德為例證,以“念佛至一心不亂,便是禪定;參禪至徹見自性,即是凈土”為立論,破斥禪與凈的門戶之見。寫出了禪宗與凈土宗同為佛教派別的異與同。
《藏傳佛教大圓滿傳承史》是一部較好的文化遺產(chǎn)整理著作。它是對藏傳佛教文化資料的一次系統(tǒng)整理,跨度大,涵蓋廣,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從釋迦牟尼佛傳法,到佛教進入西藏,再到藏傳佛教寧瑪派傳承的一系列歷史。此書在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方面具有一定優(yōu)勢,為讀者呈現(xiàn)了較為完整的寧瑪派宗派發(fā)展史,對于歷史文化研究者和古籍整理工作有著較好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