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課題組發(fā)布的第9本分析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度保護狀況的報告,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科研人員、文化遺產領域專家學者、遺產地專業(yè)人士共同編寫。 2022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事業(yè)進入新發(fā)展階段,在黨的二十大的總體布局下以及新時代文物工作要求的科學指引下,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各個領域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取得了豐碩成果
《碧山15》,“食物續(xù)”卷,卷一“特殊時期的食物”是特地為呼應和記錄2020年這個不同尋常的年份而設定的。其中的文章,既有歷史學博士對中國歷史時期饑荒現象的考述,又有疫情最嚴峻時期不同地方的日常食物感知記錄。“食之道”卷,從不同角度論證和勸說“棄肉食素”!笆持馈本,以藝術的手法表現食物以及進食這些最普通平常之物的內
《碧山14》“食物”專輯,結集了20篇從種到吃的文章用以呈現食物的魅力。每篇文章都充滿著感情:是對食物的感情,更是對地方的感情;是對變化的體驗,更是對不變的盼念。本書的讀者對象為對《碧山》和碧山鄉(xiāng)建長期關注而養(yǎng)成的讀者群體,熱愛生活、熱愛食物,關注環(huán)境和后疫情時代社會問題的知識群體,以及鄉(xiāng)村建設的研究者和實踐者和對鄉(xiāng)村
本書以《清明上河圖》為線索,通過介紹圖中的各種細節(jié),向讀者展現宋朝的社會發(fā)展狀況,還原宋朝人民的真實生活情景,詮釋宋朝的發(fā)展狀況和有趣的民生民俗,向讀者展現了宋朝人民的智慧和追求。
《讀不夠的秦漢史》(全六冊)系列圖書主要講述的是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84年這三百余年間關于秦漢的史書記載的所有故事,全套以正史資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以通俗易懂、風趣幽默的語言對秦漢期間的歷史事件進行了詳盡的描述,是現今描寫秦漢史較為全面詳細的白話說史類圖書。本書內容嚴謹、語言生動活潑、脈絡清晰,可讀性
江山市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是浙江省西南門戶和錢江源頭之一,唐武德四年(621年)建縣,1987年撤縣設市。江山建縣1400多年,歷史綿長、人杰地靈。民國時期,江山先后有三部縣志。三部縣志翔實記述了民國時期江山縣域內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社會等各方面的情況。整理者依據原始底本,予以校勘、注釋,改繁體版為簡體字重新排版,
《六合古籍考》是繼《六合文征》之后,六合區(qū)政協開展藝文類史料征編、整理的又一項重要成果。該書全面反映了六合古籍的品種、版本及收藏等情況,對開展相關研究工作、編撰地方文獻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對保護六合古代文化,傳承城市文脈,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